中評社香港12月27日電/《FT中文網》12月27日刊登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文章《2013:美國重返中東》。
據新華網報道,拉赫曼文章認為,理論上,美國致力於重返亞洲,會將亞洲事務擺在其外交政策最核心的位置。但實踐中,白宮忙於危機管理,而外交政策領域中90%的危機都來自中東。內容如下:
我今年執行了個人的“重返亞洲”計劃:我在2013年裡分別去了韓國、日本、越南和中國(兩次)。可寫的東西當然很多,例如中國的新領導班子、日本的安倍經濟學、中日爭端,以及朝鮮半島核問題的緊張態勢。不過,我不止一次發現,自己明明坐在東亞某賓館的房間裡,手頭卻寫著中東的事情。
被中東貌似緊急的消息轉移注意力——這種傾向不僅僅是新聞從業者的職業病,同時也反映了美國外交政策的兩難境地。理論上,美國致力於重返亞洲,會將亞洲事務擺在其外交政策最核心的位置。但實踐中,正如近日一位美國官員向我解釋的那樣:“白宮忙於危機管理,而外交政策領域中90%的危機都來自中東。”2013年確實是這樣:這一年的危機有敘利亞內戰、埃及軍事政變,以及伊朗核問題重要談判的開啟。
在約翰·克里(John Kerry)就任美國國務卿第一年的全年時間裡,美國重返中東的政策得到了鞏固。在早前與新團隊的一次見面會上,克里被告知,他的前任希拉里·克林頓(Hillary Clinton)選擇上任後首訪亞洲,以此來釋放信號。他們禮貌地建議克里採取同樣的做法。但他對此完全不感興趣,明確表示他傾向於把注意力集中在美國外交政策最傳統的優先事務上——中東和平進程。克里沿襲了從亨利·辛格(Henry Kissinger)到馬德琳·奧爾布賴特(Madeleine Albright)等許多傑出前任的傳統,踏上了前往耶路撒冷的道路,尋找解決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問題的和平聖杯。這位美國國務卿訪問該地區的次數實在太多了,以至於他現在開玩笑說,自己是去聖地上班。
克里對工作重點的選擇出人意料,體現在兩方面:他不僅不選亞洲而選擇了中東,還堅持把目光鎖定在以巴和平進程上,而非鎖定在按理來說更緊迫的政治和人道主義問題上——例如目前已造成超過10萬人死亡的敘利亞衝突、埃及的嚴重騷亂、以及伊朗核計劃引發的緊張局勢。實際上,今年以來,克里逐漸深入參與了上述所有問題,但他一直保持著對以巴雙方的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