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012年11月26日做出重要指示,要求黨員學習羅陽精神。他稱“羅陽同志秉持航空報國的志向,為我國航空事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他的英年早逝是黨和國家的一個重大損失。”
從“中國航空之父”馮如到“航空報國英模”羅陽,中國航空英雄輩出,航空報國之聲回蕩天宇。航空報國不是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大刀長矛不可能應對現代化戰爭,航空報國要用實力說話。
國外預測,中國從航母入列到掌握艦載機著艦技術,長則四五年短則一年半。而今,中國僅用兩個月就打破了預言。中國航空技術的飛躍,離不開中國航空工業人的拼搏奉獻。羅陽,是航空報國精神的縮影。
就在本書截稿前夕,我國航空工業再傳喜訊:2013年1月26日,我國自主發展的運20大型運輸機首次試飛取得圓滿成功。這標誌著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歐盟之後,少數可以生產大型飛機的國家,對於推進我國經濟和國防現代化建設,應對搶險救災、人道主義援助等緊急情況,具有重要意義。
騰起大國之翼,實現百年夢想
對中國來說,2008年是不尋常的一年。這一年,中國成功舉辦了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百年夢想終於實現。
也是這一年,中國航空工業投下了兩枚重要棋子,為圓中華民族“航空強國”百年夢想布局謀篇——5月,中國商飛成立;11月,中航工業組建。重任在肩,中國航空工業人厲兵秣馬;遠瞻前景,所有中國人翹首以盼。
站在歷史轉折關頭回望,“兩彈一星”的成功研製和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也許是最值得中國航空工業借鑒的兩件大事。如果像重視“兩彈一星”一樣發展航空,像舉辦奧運會那樣齊心協力,那麼中國航空工業的騰飛必將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