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稱殲15去年底開始規模量產 數量超20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19 10:53:04


 
  報道稱,在過去十年中的大部分時間,中國一直在研發殲-15,這是俄羅斯蘇-27戰機的艦載機版。已經有一種俄羅斯版本的這種飛機,叫做蘇-33。俄羅斯拒絕向中國出售蘇-33,因為它當時注意到中國正在仿制蘇-27戰機(即殲-11戰機),而且並不想大量購買蘇-33,只想要兩架供“評測”之用。中國最終在2001年從烏克蘭購得蘇-33樣機,後者在1991年蘇聯解體時從蘇聯繼承到了一些這種戰機。 

  報道稱,殲-15的首批樣機製造耗時兩年,並在2010年進行了首次試飛。這一進展令俄羅斯人極為不悅。俄羅斯航空專家公開嘲諷殲-15,懷疑中國工程師仿制蘇-33關鍵性能的能力。這一點尚有待觀望,中國過去曾經在複制俄羅斯軍事技術方面搞砸過。但是,中國人一向有“竊取”外國技術的豐富經驗,因此殲-15的性能有望至少可以媲美蘇-33。中國曾公開誇口說,殲-15與30噸重的美國F-18E戰機性能相仿。這種說法還有待觀察,33噸重的殲-15現在更像是較早的、23噸重的F-18A戰機(與F-18E外形相仿,但是設計大不相同)。 

  同時,俄羅斯自己已經停止使用蘇-33戰機,而是以更為廉價的米格-29K戰機(印度也在使用這一機型)取而代之。33噸重的蘇-33和21噸重的米格-29K戰機都是為在前蘇聯20世紀80年代製造的三艘“庫茲涅佐夫”級航母上操作而設計的。該級別的第二艘航母“瓦良格”號後來被賣給中國,並且改裝成了遼寧艦。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