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媒:二炮令人生畏 戰區彈道導彈世界最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28 10:13:29


 
  射程至少為1750公里的常規“東風”-21C中程彈道導彈以及射程至少為1500公里的“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代表著一種重要的戰略威懾,以及一種日益增強的遠程常規精確打擊能力。中國目前部署的常規“東風”-21C中程彈道導彈發射裝置不足30個,“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發射裝置的數量不明——數量較少但在不斷增加(多枚導彈可以使用同一個發射器)。中國研製了世界上首枚反艦彈道導彈,2010年後開始部署,但數量有限。未來將會研發的武器包括較遠射程的常規打擊武器,例如常規中遠程彈道導彈。事實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情報中心的估計是,“人民解放軍正在穩步部署常規中遠程彈道導彈,以增強能到達第二島鏈的打擊能力”。考慮到人民解放軍空軍和人民解放軍海軍的尚未成熟或者有限的遠程常規打擊能力,人民解放軍二炮部隊的遠程常規導彈打擊能力尤為關鍵。美國國家航空航天情報中心稱,“中國正在形成的導彈戰略將以射擊武器生存能力增強、行動靈活性提高以及覆蓋範圍和精確度大大增強為特點”。 

  追求可靠威懾能力 

  文章認為,在數十年一直依賴於一支小規模、相對不夠先進和可能易受攻擊的核部隊後,中國如今正朝著擁有一種更可信的核報復能力前進,在很大程度上這是因為人民解放軍二炮部隊部署了更多在敵方打擊後能繼續存在的機動洲際彈道導彈。重要的是,北京繼續遵守“不首先使用”政策,儘管關於這一政策適用於何種情況存在爭論,以及一些中國軍事出版物聲稱,人民解放軍二炮部隊的核能力能夠有助於威懾針對中國的常規戰略襲擊。 

  文章提出,中國的前進速度有多快?在這兒,謹慎一些不為過。美國和俄羅斯這兩個核超級大國的一些觀察人士聲稱,中國並不想“快步趕上美俄、與之勢均力敵”,中國通過擴大戰略導彈部隊的規模和增強其先進性來增強核能力,是為了應對它眼中的對其核威懾能力的可信度所構成的威脅。尤其是,北京要實現核部隊的現代化是為了增強其生存能力和打擊能力,以及應對美國導彈防禦系統的部署。而且,中國正增強其核指揮和控制系統。美國國防部稱,“人民解放軍在核部隊中部署了新的指揮、控制和通信能力。這些能力改善了二炮部隊指揮和控制戰場上的多支部隊的能力”。 

  文章稱,未來10年,中國可能繼續擴大其核武庫的規模,同時集中精力進一步增強在第一次打擊後生存下來以及破壞敵方導彈防禦系統的能力,中國的戰略家似乎認為,這兩種能力對維持中國核威懾的可信度而言至關重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