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俄媒:T50彈艙可掛巡航導彈 攻擊力超猛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31 07:33:32


 
  系統方法

  研發新飛機的關鍵問題是研製全套設備和武器,確保其性能優於自己的前輩和競爭對手。俄方幾乎在研製新飛機的同時開始為其研製前景武器系統。據悉,T-50 應當配備RVV-MD(短距)、RVV-SD(中距)和RVV-BD(遠距)三類新型空空導彈,由“信號旗”國家機械製造設計局負責研發,從2004年起並入“戰術導彈武器”集團。另外還在為T-50研製其他類型的武器,包括空面導彈和制導航空炸彈。

  除了通常的完善性能之外,對T-50機載武器的一個關鍵要求是新導彈必須適宜在內置武器艙內使用。這需要使用折叠面,並對導彈發射算法進行重大改變。不過在蘇-47實驗機試飛過程中,已經獲得了這方面的許多必要改進信息。T-50從設想之初就要求具備較強的通用性能,必須超過主要對手F-22。“猛禽”直到2013年才開始進行改進,準備使用空面武器,但是其內置武器艙不適宜發射重型、大尺寸、遠程導彈,因為在F-22研發之初,設定使用配備大尺寸武器艙和雙座駕駛艙的F-22B攻擊版進行補充,後來由於預算限制,F-22B只停留在了紙面上,未能問世。 相比之下,T-50從一開始就在財政極其困難的情況下研發,被迫立即成為“多面手”,配備兩個大尺寸武器艙,使其攻擊實力遠比F-22強得多,特別是它能使用專門為其研製的射程可達250公里的KH-58USHKE巡航導彈。另外T-50還能和F-22一樣,可以犧牲飛機的部分隱身性能,使用外部掛架。

  走完四分之三路程

  迄今為止,T-50的研發道路已經走完了大部分路程,製造出了5架試驗樣機,第6架飛機將在未來幾個月加入試飛計劃。4年來已經試飛了將近600架次,而且強度還在不斷增加。過去最困難的試驗階段是2011-2012年,飛機結構進行了一系列變動。根據不同估計,項目支出已經達到600-1500億盧布 (約合17.38-43.44億美元),算上量產價格在內,到2030年前項目總成本可能達到1萬億盧布(289.63億美元)。

  現有消息表明,現在T-50仍有一些問題未能解決,特別是RVV-BD遠程導彈的研製延誤,可能會推遲到本世紀10年代末才會問世。與此同時,美國空軍已經裝備較新版本的AIM-120C遠程格鬥導彈,訂購了射程更遠的AIM-120D導彈,因此俄軍絕對有必要加快研製RVV-BD導彈。之所以急需這種導彈,還是因為T-50已被視為米格-31殲擊截擊機的潛在繼任者,而為了執行空中攔截任務,首先需要遠程導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