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暗戰無聲:美發動“新型戰爭”已兵臨中國城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08 09:39:25


 
  相比於傳統意義上的軍事戰勝,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長期、徹底、全面的國家和政權顛覆戰略。但是,中國的老一輩革命家戰略目光如炬、極富遠見卓識,毛澤東旗幟鮮明地反擊和平演變、鄧小平“兩手都要硬”的做法,讓美國的文化入侵戰略連連受挫,其在華培植的“第五縱隊”也屢遭滅頂之災。但美國和西方並不甘心失敗,仍然步步為營,加緊進行對華攻心戰。

  改革開放之初,“福特基金會”便大舉進入中國,對我國的一些高級研究機構和研究生院及其他一些著名大學的經濟學者提供資助,邀請學者到美國各類機構進行“訪問研究”。

  “福特基金會”有何背景?學者王紹光曾介紹說:“在冷戰期間,真正幫了美國中央情報局大忙的是諸如‘福特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卡耐基基金會’這樣的大牌基金會。中央情報局往往將經費撥到這些基金會的賬上,然後再以基金會的名義把錢“捐助”給其指定的對象。……在這些基金會所有對國際活動的贊助中,有將近一半的經費來自中情局。”

  美國的這類基金會絕非只是零星地資助幾個中國經濟學家,而是對中國經濟、政治、文化各界進行全面的誘導和滲透。例如,“福特基金會”於1988年就與中國一些高級科研機構開始建立密切的關係,其主要關注的領域是經濟、法律改革、教育、文化,還包括治理方式、公共政策和國際關係等領域。該基金會資助非政府組織、研究中心和智囊團,並以巨額年度預算實施了一系列大規模的計劃,以期在政策領域對中國產生影響。該基金會還在美國為中國留學生創辦“研究生協會”。

  20世紀80年代,“福特基金會”推出了“福特人才培養計劃”,資助大批國內精英到美國著名大學學習、研修。同時,以與中國政府和某些大學合作的名義設立人才共同培養項目,通過這些項目培養出了一大批經濟學人才。這些人,如今已成為中國經濟界的骨幹力量。

  2008年3月20日,美國“福特基金會”北京辦事處舉辦了盛大的招待會,歡送已經在中國工作9年、即將離開中國的首席代表華安德。整個招待會大概邀請了400多人,其中絕大部分人都是來自中國政府的各重要部門,也有科研、教學和政策咨詢部門的知名專家學者。需要指出的是,參加招待會的這些人無一例外地都接受過“福特基金會”各種形式的資助。一位與會者曾感嘆:“參加者人數如此之多、層次如此之高、學科範圍如此之廣,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透過這一現象,讓人深感憂慮的是,“福特基金會”自1988年在華活動以來,20年間花費了大概4億美元,就獲得了在中國學術界和知識精英階層如此規模的影響力,而其潛在的影響力更是無法估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