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詳解美國亞太反導網:三層次鋪開針對中朝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17 08:10:26


THAAD系統發射攔截導彈。
 
  中間層次:在夏威夷試驗“標準-3”IB攔截彈,在關島部署THAAD系統

  近期,美軍首先在以夏威夷和關島為代表第二島鏈軍事基地進行技術相對成熟、攔截成功率較高的兩種反導系統(包括陸基“標準-3”系統和THAAD系統)的部署或試驗,足可見其對亞太地區駐軍保護的重視。

  “標準-3”導彈是美國海基中段導彈防禦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來攔截中、遠程彈道導彈。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標準”系列導彈已成為當今世界性能最強、裝備數量最多的艦載導彈系列。美國從最初的“標準-3” 0型攔截彈開始,先後發展了“標準-3” I、IA型攔截彈,仍在發展“標準-3” IB、IIA型攔截彈。在這些型號的基礎上,美國又在為其發展陸基型和海基型發射平台。“標準-3” IA和IB型導彈第一級助推火箭的直徑為21英寸,其餘兩級助推火箭的直徑均為13.5英寸。與“標準-3”IA型導彈採用單色紅外導引頭不同的是,“標準-3” IB型導彈採用雙色紅外導引頭,改進了攔截器的識別能力。“標準-3” IIA型導彈的三級助推火箭的直徑都將是21英寸,從而使之具有更大的關機速度,比“標準-3” IA和IB型攔截彈的最大飛行速度大45-60%。

  自2002年1月以來,“宙斯盾”彈道導彈防禦利用各型“標準-3”攔截彈在33次海上測試中成功完成了27次攔截任務,成功率超過80%。2014年5月20日,美導彈防禦局和美海軍在夏威夷首次發射一枚陸基型“標準-3”IB(SM-3 IB)攔截彈,對一枚仿真型彈道導彈靶彈成功實施了模擬的攔截。雷神公司聲稱,陸基與海基防禦系統所使用的“標準-3”型攔截彈完全相同,這意味著軍方今後在部署攔截彈時有更多選擇。美國“支持導彈防禦系統聯盟”創始人裡奇 埃利森認為,陸基“標準-3”攔截彈試射成功,意味著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導彈防禦系統正成為現實。雖然美國聲稱將首先在歐洲反導系統中部署陸基“標準-3”IB攔截彈系統,但其將第一個該系統的試驗基地建在夏威夷,不得不令人懷疑,此舉顯然具有“部署性試驗”的目的,防範東亞的朝鮮和中國之意不言自明。

  作為同屬第二島鏈的另一重要軍事基地——關島,美軍在此部署了第一個“末段高空區域防禦”(THAAD)系統連。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是美國當前極力推進的全球性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的設計目的是用於保衛美國軍隊、盟國軍隊、人口密集區以及關鍵基礎設施免受中、近程彈道導彈威脅。它可以對來襲導彈進行末段攔截,並且是目前唯一一種既能在大氣層內也能在大氣層外與來襲彈道導彈交戰的武器系統。美國於1992年開始研發THAAD系統,在上世紀90年代,該系統的研製飛行試驗曾經以“六連敗”而受重挫。美軍痛定思痛,為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進行了一系列技術改進。2005年11月以來,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進入新一輪的飛行試驗,在此之後,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已經成功進行了14次飛行試驗,其中11次攔截嘗試全部成功,另外3次因目標出現故障,試驗未正常進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