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日電/說日本軍國主義複活,可能一些人並不以為然,甚至說,這未免危言聳聽。有的人的看法是,右翼勢力、右傾思潮和軍國主義還不是一回事。這不錯。正像策劃與實施、動機與結果,確有區別。人民日報文章說,但常識告訴我們,種豆絕不可能長瓜,右傾化土壤只能催生出惡之花。右翼勢力擴張,右傾化思潮泛濫,軍國主義就會演變成一種現實危險。
這可以從三個方面看。
其一,有些日本政客沒有從惡夢中醒來。日本戰敗,已成歷史。近70年過去了,有的人對侵略歷史和戰敗結局,耿耿於懷。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國際社會高度戒備,日本也不敢公開挑戰戰後秩序,但從未停止過各種小動作。從偷偷修改教科書、極力掩蓋慰安婦罪行,到公開為“神風敢死隊”申遺、內閣成員大規模“參靖”,在所有涉及戰爭罪行的問題上態度消極,沒有起碼的誠實。正像美國人曾用“菊與刀”形容日本,在表面謙和的笑容後面,往往隱藏著鋒利的軍刀。一般來說,復仇的火焰應隨著歲月流逝而減弱,而我們看到的是,在日本卻是與日俱熾。戰後日本接受和平,是在戰敗面前做出的無奈選擇。不接受投降命運,這是戰後日本的一種政治生態。有錯卻不認錯,犯罪而不悔罪,是荒謬的。更危險的是,有些日本政客從不認為自己有錯有罪。
其二,借力美國亞洲戰略掀風作浪。從歷史上看,美國摧毀日本,又扶持日本,是出於冷戰需要。從現實看,美國推行“亞洲再平衡”,又必須倚重日本。日本看准了機會,順勢擺脫美國束縛。美國完全了解日本右翼勢力的危險,但一個武裝的日本,與大洋彼岸的美國又有何幹呢?有人願意當攪局的先鋒,自然符合美國利益,何樂而不為呢?他們各有借重,卻也各有心思。與沉浸在“昭和年代”的日本政客有所不同的是,美國奉行實用主義。沒有好處的事,美國絕對不幹。正像當年摧毀日本的美國居然成為日本盟友一樣,當再次武裝起來的日本一旦不甘做美國的“婢女”(石原慎太郎語),美國能否撥拉日本這顆棋子,似未可知。這些複雜的地緣政治關係,不容小視。
其三,右傾思潮正在變成行動。鑒於二戰慘痛教訓,日本也有不少有識之士不贊成右傾思潮。但惡勢力的膨脹,往往是一種難以抑制的衝動。在蟄伏多年之後,右翼思潮漸漸浮出水面。其主要標誌是,日本外交政策正在恢復尚武好鬥的傳統:解禁武器出口三原則,將極大刺激日本軍工產業;集體自衛權鬆綁,為出兵海外鋪平道路;修改和平憲法,從法理上為窮兵黷武提供依據。可以預料,日本將接二連三地找出借口,使出招數,擴充軍力,加快武裝,激活一切非和平的邪惡力量。謂予不信,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