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空天戰力猛增 新型雷達探測距離4千公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05 12:14:20


 
  三重監視體系掌控風吹草動
 
  目前來看,解放軍區域監控體系的覆蓋範圍較為有限。為擴大戰場感知範圍,中國在至少三方面投入巨資,以提高對西太平洋、中國南海和印度洋地區的監視能力。

  天基監視體系。天基監視系統提供的數據,對軍事行動規劃的制訂以及導彈的導航與末端制導而言有重要意義。中國區域打擊能力的發揮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高分辨率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光學-電子偵察衛星和電子情報衛星系統。緊急情況下,中國可能會使用固體火箭等向軌道發射大量微型衛星,以迅速擴大天基偵察系統的規模和覆蓋範圍。
 
  持續的“近天”監視。根據目前的定義,“近天”一般是指距地面高度20~100公里的空間領域。中國的分析家們把“近天”——大氣層和太空之間的區域——視為未來世界各國必將爭奪的戰略制高點。儘管技術風險切實存在,二炮及研究者都對發展“近天”飛行器表現出越來越大的興趣,這些飛行器可以執行偵察、通信中繼、電子對抗和精確打擊等任務。中國的航天企業——如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CASC)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CASIC)——相繼組建了專門機構,負責“近天”飛行器的設計、研發和製造。
 
  超地平線雷達。除了各種天基和“近天”監視系統,後向散射超地平線雷達(OTH-B)也是中國未來遠程空中和海上監視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目前最流行的是天波式超地平線雷達,其工作原理不算複雜:發射器向電離層發射一束低頻脈衝,遇到電離層後反射回地面,“照亮”空中或海面目標。這種雷達的廣域探測距離高達1000到4000公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