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神秘新型坦克曝光 外形硬氣速度翻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05 10:11:28


資料圖:解放軍99式新型坦克。
 
  張兵志:突擊的概念是什麼呢?就是要像尖刀一樣在敵方的防禦體系裡撕開口子,在其他作戰力量協同下,通過突擊、占領及控制,達成戰役目的。突擊是要有精神的,是要創新能力的。突擊就是你要有披堅執銳的一種態勢才行。

  突擊,是一種精神,也是張兵志32年如一日的行動,中國研製的63A式水陸坦克,水中時速只有14公里,難以滿足作戰需求。張兵志這位“神奇老兵”帶領團隊,提出“滑水型”兩棲車輛新思路,坦克由“排水型”向“滑水型”的轉變,使這個笨重的“鐵家夥”猶如一艘船輕盈滑行,速度翻了近一倍。

  張兵志:提高兩棲車輛水上航速的奧妙,就是找到一個支點,在水上要像船,利用船的水動力特性優勢,到了陸上要像車,對複雜地形適應性好,把車與船的結構特性結合為一體,就找到了解決速度問題的突破口。

  (中國北京·裝甲兵某研究所)

  在研究所車庫裡有幾十輛各種型號的兩棲、重型、輕型和空降坦克、裝甲車。它們有的是張志兵主導完成的中國第二代、第三代坦克、裝甲車,也有的曾馳騁沙場,立下戰功,如今光榮地成了收藏品。

  張兵志:這是我們國家最原型的第一代59式坦克,這就是蘇聯的T34坦克,二戰時期的名車。這就是美國的M113裝甲輸送車,它開創了裝甲運兵車的先河。

  張兵志介紹,中國裝甲兵發展是從繳獲戰利品起步的。早在1949年的閱兵式上,一百多輛繳獲的日式、美式坦克和裝甲汽車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1950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司令部成立,隨後第一代59式坦克、第二代69式坦克相繼列裝部隊。但是到了80年代初,當世界各大軍事強國紛紛推出第三代主戰坦克時,中國裝甲裝備還停滯在第二代的水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