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外媒:殲11攔截日機為何只掛1枚R73導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14 10:15:32


殲-11目前是中國空軍的主力戰機。
  中評社北京10月14日電/據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10月刊報道,一架編號為40547的殲-11A戰鬥機5月在東中國海攔截了日本航空自衛隊的OP-3C電子偵察機。有趣的不是攔截本身,實際上,日中戰鬥機異常靠近已經不是今日之事,日方聲稱這一次的攔截,最近距離達到100-30米。而令人好奇的則是:40547的編號屬於空33師,駐防重慶機場。分析判斷是殲-11A,或者蘇-27SK(從塗裝看,更像第二批蘇-27SK,從空二師獲得),因為掛載的是一枚R73,射程30公里的紅外誘導空空導彈。殲-11B使用的是PL8。這架蘇-27SK還掛載了電子干擾吊艙,當時顯然是在攔截靠近的OP-3C。

  6月,一架編號為40747,同樣是空33師的蘇-27UBK再度接近OP-3C,這一次最近距離30米,而且是兩度接近,為何兩次攔截都是空33師出動?難道空33師成為專門負責對日海上攔截的專用部隊?這一次的攔截同樣也只懸掛了一枚R73,顯示攔截的模式是完全一樣的。既要警告,又要保持低烈度的姿態。

  成都軍區空33師並非沿海師,在台灣海峽、東中國海亮相很平凡的蘇式戰鬥機通常來自空3師、海航4師。空33師出動,表明中國空軍正在完成跨區域的、多種氣象條件下的合成訓練。近年來,在青藏高原,拉薩出現的蘇-27SK也來自空33師。如此,中國空軍似乎高度重視位於中部地區空軍的二線作戰地位,要求空33師,成為既有高原、還有海上作戰力量的部隊。

  重慶距離這一次的空中攔截據點直線距離1600公里,因此可以推斷出,蘇-27SK是從轉場機場起飛的,近年來,中國空軍在福建、浙江建設了大量的一線轉場機場,修建了堅固的堡壘型、隱蔽式機庫,當初主要是考慮到“對台軍事鬥爭”的需要,目前可以看出,這些力量已經轉用來對付日本。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