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平常心面對中國經濟“新常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14 11:24:28


  中評社香港10月14日電/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時代已然成為過去,也許再過十年二十年,未來一代人的視野里中國過去高速的經濟增長模式將成為模糊的歷史——中國正在迎來一個新的經濟增長時期,人們稱之為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

  《第一財經日報》刊文稱,對此,不僅經濟學界已經在經濟運行的實踐中總結其發展特徵,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5月在河南考察時也首次進行了這樣的表述。他說:“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國家領導人在公開場合發表對於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看法,這讓人們進一步確立了這樣的預期:中國將不再以過去的高速的經濟增長作為發展目標和政策取向,經濟改革與轉型將是中國接下來為之努力的方向。GDP的數據,將不再盲目地與過去簡單對比,因為我們正處於這樣的一個時期,而無需因為相對的降低而焦慮,也即保持“平常心”。

  那麼,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表現出哪些特徵呢?在經濟學界,其實這樣的討論並未完全地統一,但總體而言,在幾個方面已經有所共識。近日,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對此進行了系統的闡述。他通過對近三年來的經濟運行狀態、相關數據綜合分析後認為,與過去相比,中國經濟發展運行狀況總體來看在六個方面已經發生了變化,這可以看作是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的特徵,應引起關注。

  具體來看,首先,經濟增長總體呈現中高速增長。2012年、2013年都是7.7%,今年估計7.5%左右。這與過去有了很大不同,過去波動幅度較大,有的時候偏低,比如受到危機衝擊的時候,只有7%,而高的時候要有15%。其次,經濟增長小幅度波動。這三年來經濟增長無論以年度來看,還是年內各個季度,無論同比還是環比,波動幅度都很小。第三,緊平衡就業。當經濟運行在7%到8%區間的時候,就業狀況沒有出現明顯惡化,甚至在沿海地區,勞動力工資還是在上漲。所以基本上是平衡的,但平衡中勞動力價格還是在往上走,這說明這樣的地區勞動力供給比較緊張。這種緊張狀況是在整個沿海地區出口產業受到很大影響情況下發生的,而非過去出口產業旺盛的背景下。第四,低水平通脹。近三年來CPI數據總是在2%到3%區間來回波動,趨勢似乎還有所回落。PPI連續28個月負值,這表明製造業領域有一定的通縮。第五,經濟運行中風險開始顯現,但是局部性風險,不是全局性、系統性的風險。第六,出現有限度的刺激經濟的政策。宏觀政策具有逆周期調節的性質,近年來每年都有一些定向的、結構性的、有限度的逆向的調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