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解放軍“胖妞”服役時間曝光 外軍搶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16 09:49:49


資料圖:運-20大型運輸機。
  中評社北京10月16日電/中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重型軍用運輸機運-20,11月將首次在珠海第十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公開亮相。

  人民網報道,運-20最大起飛重量220噸,載重超過66噸,是我國迄今研製的最大飛機,被視作是中國工業化和軍事現代化的重要里程碑。軍事專家徐勇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運-20的裝載能力與世界上先進國家的主流大型運輸機的裝載能力相當,它的成功研製對我國軍事力量的國際影響力將帶來非常正面的影響。

  與西方國家從望塵莫及到並駕齊驅

  去年1月26日,運-20重型軍用運輸機成功首飛,標誌著中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和烏克蘭之後第四個能夠研製200噸級大型軍用運輸機的國家,此前,世界上成功試飛的200噸級大型運輸機只有俄羅斯的伊爾-476運輸機、美國波音公司的C-17運輸機和烏克蘭的安-225運輸機。

  從全球航空技術發展來看,不同於戰鬥機和其他軍用作戰飛機,我國運輸機的技術發展與先進國家之間不存在代差,據徐勇凌介紹,除了美國和俄羅斯以外,連歐洲在大型運輸機方面都不具有很好的傳統,“歐洲在大型民用運輸機研製方面與美國的波音基本上並駕齊驅,但在軍用運輸機研製方面卻比美國差很多,歐洲A-400M運輸機的載重噸位在40噸左右,由此也可以看出,大型軍用運輸機的研發是相當困難的。”

  之前,中國軍用運輸機的研發都是採用技術引進的方法,運-7、運-8都是在蘇聯的原型機的基礎上實現國產化。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我國第三代戰鬥機研發的推進,我國在航空科技領域的研發能力、人才儲備、以及在關鍵技術突破上獲得了很好的推進,團隊整體的航空技術能力得到了提升。正是在這個大前提下,才有了探索研發大型軍用運輸機的可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