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俄稱中國大規模重組軍隊 軍轉民裁剪大量部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1-25 14:29:01


 
  1982年,為改革和管理中國軍工綜合體建立了科學、技術和國防工業特別委員會。任務是進行軍事生產的轉換。幾乎是立即,中國軍工綜合體的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此前中國所有的軍事工業都遵循斯大林蘇聯模式,分為七個嚴格保密的“秘密委員會”。而現在“秘密”委員會正式隱藏在民用名稱下了。第二機械工程部是核工業部,第三是航空工業部,第四是電子工業部,第五是武器和彈藥部,第六是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七是航天工業部(負責彈道導彈和“和平”空間系統)。

  所有這些不再保密的部門都成立了自己的工業貿易公司,應該是發展民用生產,進行民用產品貿易。所以,“第七部”航空航天工業部成立了“長城”公司。1986年,中國成立了專門的國家機械製造工業委員會,聯合管理所有生產各種工業設備國家機械製造部門以及生產所有大炮和彈藥的武器和彈藥部門。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國家機械製造的管理效率。從此以後,提供了大量中國大炮的所有軍事工業都屬於民用產業,進行民用生產。

  中國軍工綜合體的進一步改變發生在1987年,當時很多為核戰爭建立的“三線”企業都關閉了或者轉移到靠近交通樞紐和大城市的地區,或者是免費移交給當地政府,以組織民用生產。然而中國“軍轉民”開始幾年發展緩慢,沒有很高的成就。1986年中國軍工企業出口只有100多種民用產品,一年只掙到360萬美元,這對於不發達的中國經濟來說也過少了。

  來自東方和西方的“紅利”

  中國經濟改革的第一個十年處於非常有理的外部政治和經濟環境中。美國及其盟友試圖利用中國,作為抗衡蘇聯的軍事力量,公開與蘇聯發生衝突。

  因此中國軍工在當時有機會同北約國家和日本的軍工企業進行足夠緊密的合作。早在70年代中期,中國就開始從美國購買計算機設備,通訊設備以及雷達裝置。同美國的洛克希德公司和英國的勞斯萊斯公司(尤其是購買生產飛機發動機的許可證)簽署了有利的合同。1977年中國從法國購買了現代的導彈,並開始同德國在導彈研究領域進行合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