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解職兩部長 內塔尼亞胡在自掘墳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09 00:13:27


12月2日,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總理辦公室,內塔尼亞胡宣布將財政部長拉皮德和司法部長利夫尼解職。
  中評社香港12月9日電(記者 黃蔚編譯報道)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最近處於風口浪尖上。本月2日,內塔尼亞胡宣布解職“唱反調”的財政部長拉皮德和司法部長利夫尼,並表示將提請解散議會、提前大選。此舉讓國際社會嘩然,對以色列另眼相看。

  以色列《國土報》(Haaretz)8日刊登記者安塞爾•普費弗(Anshel Pfeffer)的評論文章,該文章表面上將內塔尼亞胡與世界其他強人作比,卻在暗中批評內塔尼亞胡剛愎自用、拒絕接受以色列民眾反對他的聲音,更側面質疑他繼續執政的資格。文章編譯如下:

  雖然現在只是12月初,一些嚴肅出版物就已經開始給2014作總結了。《金融時報》便出現了一篇標題為“政治強人當權的一年(This is the year for political strongman)”的專欄文章。6位改變世界地緣政治格局的強人的出現,讓該專欄文章理據充分——俄羅斯總統普京、中國主席習近平、埃及總統賽西、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以及印度總理莫迪,都有共同點。與美國麻煩不斷的專業總統與學院派的歐盟領導人有所不同,這六位強人都傾向於打破20世紀所形成的政治與外交常規,視其它國家為敵人而非夥伴,並用民族主義的視角而非國際視角看待本國歷史和未來。

  政治強人的出現很好地說明了後二戰體系正在改變,這些變化與全球化、合作潮流背道而馳,相反,它與19世紀號召國家對抗的理念遙相呼應。強人們不僅反對奧巴馬所稱的“基本規範”,更拒絕被歸入某個類別。普京與習近平是謹慎的合作夥伴,習近平與安倍的關係越來越緊張,賽西和埃爾多安之間則絲毫沒有掩飾敵意。所有幾位都與西方國家關係不大好,除去土耳其和日本,前者是北約成員國之一,後者則是G7一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