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解讀2014年中國外交:積極進取奮發有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23 10:06:53


  中評社香港12月23日電/2014年是中國外交積極布局的一年,也是成果豐碩的一年。精彩奪目的主場外交,目不暇接的出訪活動,既有高瞻遠矚的頂層設計,也有求真務實的具體舉措。2014年中國外交有哪些新變化?對周邊地區有什麼影響?學者為您一一解讀。

  積極進取 奮發有為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陳志敏認為,這一年來,中國外交展現了“主動進取”型外交的鮮明特色。在國力增強、外部局勢日益複雜的背景下,中國外交的任務不僅是要應對外部發生的危機和挑戰,保障中國和平發展穩定的外部環境,而且需要以謀勢的姿態來主動參與外部環境的塑造,以便從源頭上化解或對衝外部挑戰,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發展。為此,新一屆政府通過一系列新外交話語,搭建了自己的外交戰略架構:以“中國夢”在國內凝聚民心,以“大國外交”展示意志,以“主場外交”為平台,力 推新興大國之間的金磚合作機制,以“親誠惠容”引領重中之重的周邊外交,建設“一帶一路”來發展中國的陸海夥伴網絡,推動“新型大國關係”來穩定與世界主要力量中心特別是美國的關係,提倡“正確的義利觀”和“命運共同體”來鞏固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關係。戰略謀劃的前瞻性更加強化,戰略思想的系統性更加完備,戰略手段的針對性更加明確。

  中國外交起到了引領作用

  國際關係學院院長陶堅認為,中國這一年積極參與多邊政治安全領域的議程設置,發揮了一定的引領作用。在多邊經濟領域主動提出合作主張,並予以強力推動。中國對於國際秩序和國際經濟的影響力上升,特別是外交的謀劃設計力和執行推動力可圈可點。

  中國周邊外交對東南亞的影響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翟崑認為,中國周邊外交的推進使周邊地區和亞太地區呈現雙軌格局的新發展,經濟與安全領域存在雙軌模式向前並行的態勢。另一方面,中國的周邊戰略呈發展和安全兩輪協調並進的態勢,這種態勢使中國和東盟經濟、安全相對分離的情況有所改變。互聯互通政策的推進給東南亞國家的發展提供了新機會,也頗受東南亞國家的支持。此外,隨著中國周邊外交新布局的展開,東盟及其成員的身份多元化了,中國對東南亞的政策配套也更好了。

  展望2015中國外交

  陶堅認為,中國這一年取得的外交成績非常難得,也是中國國力上升、經濟力量上升勢所必然。外界對中國外交的反應複雜,重口難調,中國須堅定自己的目標,保持戰略定力,保持進取態勢。

  面對多變的國際形勢,中國外交要駕馭的是高度的複雜性,要把握的是高度的不確定性。因此,我們應當在利益得失中有所取舍,在國際影響力和塑造力上有所突破,加快軟硬實力建設,用好全球能源資源,大力引進高端人才和先進技術,積極參與制定國際規則。

  (來源:新華國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