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陸軍全球第一奧秘揭曉 全靠這些大家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28 10:56:10


 
  目前,運-20重型運輸機進入採購階段,該機與殲-31同台亮相珠海航展並先後進行飛行表演,同樣引起了國內外廣泛關注。前一階段的試飛表明,運-20具有大運量下的高可靠性、安全性,綜合性能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下一步,空軍將批量採購,並邊試用、邊改進改型。重點是以此作為空中機動基礎平台,向空中預警機、加油機、通信機、電子戰飛機等改型,對特殊戰場條件適應性進行改進,實行“一機多改”發展。

  航天科技:應對空間新競爭

  太空和網絡,是近年世界主要軍事大國一直致力的新興軍事領域。他們通過開發新技術、研製新裝備、培育新力量、驗證新戰法,正在運籌即將到來的太空戰、網絡戰。其中,美國走在最前面,是太空戰、網絡戰的始創者。其他國家緊隨其後,也在開發相應的手段。中國一直致力和平利用太空,反對太空武器化。但為了維護自身權益,應對種種挑戰,也預防性地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軍事航天技術開發。2014年,除適量發射一定軍用衛星之外,主要是進行了“過天”型高超音速武器飛行試驗。

  這方面的試驗信息,中國已通過不同方式對外宣布,明示這是“預防性試驗”。但外界還是認為,試驗已取得“突破性進展”。有的甚至指出,“中國正在進行武器化”,並給這種武器命名了“WU-14”的代號。這也足見,中國作為尚未完全實現統一的發展中社會主義大國,其向好、向強的任何發展,都會引起多維、多向解讀和判斷。不論這種解讀和判斷用意何在,僅就技術向裝備物化這一必然趨勢而言,中國的試驗成果肯定要轉化為武器,任何國家都不會把一項技術的發展僅僅停留在技術演示驗證階段。可以坦言,一旦這項技術物化為實戰性武器,中國戰略攻防能力將得到有別於彈道導彈的新的提高。因為,這類武器通常由彈道導彈運載發射(未來可由空天飛行器運載發射)。待進入臨近太空,再重返大氣層,通過滑翔方式變軌飛行,以高超音速攻擊球面目標。使用現有技術手段,將無法對其有效攔截。有美國媒體甚至報道,“美國軍方已監測記錄到WU-14有10馬赫的飛行速度”、“這使中國有能力在數分鐘至數小時內打擊世界任何區域”、“美國的戰略預警根本來不及反應”、“美國被攻擊後甚至不知道攻擊源”、“中國計劃在2020年前部署高速滑翔飛行器,2025年前部署超燃衝壓發動機型高超音速飛行器”等。

  值得注意的是,類似技術,美國早已進入演示驗證階段,其正在研發的HTV、X-51A等高超音速飛行器採用超燃衝壓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可達20馬赫,遠遠領先其他國家。就世界範圍看,如果這些技術能夠被突破並實現武器化,就意味著大國間戰略對抗進入高超時代,它的意義非凡而重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