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良格早期的艦島結構,上有巨大的“天空哨兵”相控陣雷達安裝口。
|
中評社北京1月22日電/香港媒體1月20日發表題為《購“瓦良格”秘辛:漫漫歸家路 漫漫償債路》的報道稱,烏克蘭造船廠早就講明,不會負責航母駛出黑海港口後的任何後續工作,如何把這艘沒有動力的半成品航母拖到它位於中國遼寧省大連港的新家,那可是徐增平自己的事情了。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發表文章稱,徐增平的澳門公司當時聘請了國際運輸承包公司荷蘭分公司負責拖船工作。1999年6月14日,即徐增平把最後一筆尾款付給船廠的4個月後,“瓦良格”號和拖船所組成的船隊正式踏上漫漫的歸家旅程。
經過幾天艱辛的旅程,船隊到達了把亞洲和歐洲分隔開的土耳其博斯普魯斯海峽口。作為北約成員國的土耳其表示,其在“第三國的提醒下”,基於安全原因,拒絕讓航母通過海峽。理由是“瓦良格”號太過龐大,萬一在通過狹窄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時發生擱淺,這個歐亞交通要道就會癱瘓。
“瓦良格”號在博斯普魯斯海峽苦等了一個月,最終因為土耳其執意不讓路,被迫駛回造船廠。徐增平因此要向烏方造船廠支付額外的逾期停泊費。
正當大家為航母回國的問題煩惱不已時,戲劇性的事情發生了。
由於1999年5月8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了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事件引發中國各地大規模的反美示威,當時誰也沒想到,這件事會為“瓦良格”號的命運帶來轉機。北京因此改變了對美外交策略,重新考慮航母方案。中國政府正式介入航母回國的具體操作事務。
時任國家領導人在2000年4月訪問了土耳其,以答應開放中國遊客到該國觀光以及進口土耳其產品等條件,換取航母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通行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