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又一“爭氣機”將交付 總師確認時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3-11 09:54:04


 
  唐軍還透露,2015年2月14日,AG600中機身大部件通過適航審查組製造符合性檢查,成功獲得中機身大部件“批准放行證書/適航批准標簽”,研製和適航審定工作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研製工作再次提速。AG600將於2015年完成總裝,2016年首飛。

  還有記者提問稱,大運作為大型平台,除了運輸機之外,未來還有沒有其他用途,未來它與珠海航展上展出的新款中型運輸機“運-30”將如何搭配使用?唐長紅表示,中國現有運-7、運-8,載重量從數噸到20噸,目前正在研製的大運載重量更大,因為小飛機運不了大裝備,大飛機運小型裝備又劃不來,所以需要形成高低搭配。雖然我們將“大運”稱為大飛機,但世界上有比它更大的飛機,這個級別的運輸機是衡量一個國家製造大飛機能力的重要標誌。對於這個型號本身來說,不是把某件事做好,而是把某一個系列做成空中飛行平台,因此國外同類飛機擁有的功能,我們在研製過程中都會充分考慮。對於新款中型運輸機,我們希望在20噸載重這個級別上,擁有更符合時代需求的飛機,畢竟運-8飛機已經使用很多年了。從裝備數量角度來看,中型飛機的數量會比大型飛機更多。比如前蘇聯,運-8這個級別的飛機大概有1400架,而伊爾-76先後生產過800多架,目前,估計仍擁有600架左右。

  《環球時報》報道,在回答記者有關未來運輸機發展趨勢的提問時,唐長紅表示,在保證各種技術要求的前提下,未來運輸機的氣動效率將更高、安全性更好、靜音性更佳、更加清潔,對環境造成的破壞也更小。唐長紅在回答記者有關大運在研製過程中是否使用了3D打印技術的提問時表示,3D打印技術已經在多款國產飛機上使用。在國內的高端產品製造中,最早使用3D打印技術的就是飛機製造方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