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國多次舉行太空戰演習 以中國為戰略對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23 06:40:24


圖美軍X-37B空天作戰飛行器。
 
  ——以應對地區衝突為背景,劍指中國。

  1997年發布的首份《四年一度防務評審》和《美國國家安全戰略》明確要求“美軍必須具備打贏幾乎同時發生的兩場大規模地區戰爭的能力”。此時,應對地區衝突成為美國軍事戰略的首要任務。“施裡弗”-2001、2003演習均基於這一背景想定,作戰對象暗指中國。9·11事件打亂了美國的戰略部署,反恐作戰成為美國軍事戰略的首要任務。直至2006年《四年一度防務評審》提出“中國最具有與美國進行軍事競爭的潛力”,美國又開始將作戰對象指向中國。隨著2010年《四年一度防務評審》提出“空海一體戰”、“應對區域拒止”和“在網絡空間中有效作戰”等要求,以及2012年《國家防務指南》高調宣布重返亞太,美國作戰對象直指中國。“施裡弗”-2009、2010、2014演習均基於這一背景想定。

  ——以反恐作戰為背景,利用太空力量來提升聯合作戰能力。

  9·11事件使美國國土絕對安全的心理遭受嚴重打擊。2001年發布的《四年一度防務評審》明確要求“打贏長期性反恐戰爭”。2002年發布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稱美國“最迫切的任務”就是“摧毀全球大範圍的恐怖主義組織或支持恐怖主義分子的國家”。“施裡弗”-2005、2007演習均基於這一背景想定。

  ——以“多國參與”為背景,探索多國聯盟太空作戰的途徑。

  2010年發布的《國家航天政策》強調“通過利用盟國和合作夥伴已有和規劃中將具備的太空能力,提升美國的太空能力”。2011年發布的《國家安全太空戰略》強調“探索在危機和衝突時集體分享太空能力”。“施裡弗”-2012基於這一背景,其想定為2023年的一次名為“海盜旗”的聯合軍事行動,參與方包括英國、加拿大、丹麥、法國、意大利、德國、荷蘭、土耳其等9個北約組織成員國和盟軍作戰司令部、聯合作戰中心等多個北約機構以及澳大利亞,行動意圖是發現和制止“非洲之角”的海盜活動,主要目的是探索如何利用太空為多國部隊軍事行動提供支持。因盟軍作戰司令部、盟軍轉型司令部、聯合作戰中心、聯合空中力量中心、聯合力量司令部等多個北約機構首次參加演習,加之參演成員國數量為歷史之最,因此這次演習又被稱為“國際太空演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