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揭秘中國潛艇兵怎樣煉成?(組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5-17 11:10:09


學兵在高壓氧艙內體驗高壓氧過敏試驗。如果對高濃度氧氣過敏則無法成為一名合格的潛艇兵。
 
  艦艇堵漏可能一輩子用不上

  一般新兵入伍後,經過3個月的教育和訓練即下連隊走上工作崗位,而潛艇兵的“孵化”過程要更加漫長艱難,一般長達8個月。除了執行海軍統一制定的入伍教育訓練與考核大綱以外,還需根據潛艇兵種特點,訓練損害管制、水下脫險等考核項目。

  艦艇損害管制,是可能危害船舶沉沒的情況下的緊急控制。在損害管制訓練現場,高壓水柱從潛艇艙壁破裂處噴射而出,學兵分工協作,配合緊密,快速利用堵漏器材、排水器材、消防器材等工具,對艦艇“船體”破裂處進行堵漏。軍事共同教研室主任孫全聖介紹說:“損害管制是潛艇的保命工程,可能一輩子不用,卻不能有任何人不會。”

  魚雷管也是逃生通道

  水下脫險分為發射管脫險、閘套脫險和快漂脫險。發射管脫險即從魚雷發射管爬行脫險。閘套脫險訓練是潛艇兵穿戴呼吸裝具,向圓形閘套內注水、加壓至與舷外水壓均衡時,沿先前拋出的救生浮標繩攀爬至水面。快漂脫險是潛艇兵穿戴用橡膠尼龍布制成的浮力衣和帶有透明面罩的頭罩,進入到鋼質圓筒後,筒內瞬間形成高壓,並以每2秒翻一倍的氣壓彈射出水面。

  發射管脫險訓練現場,一隊學兵穿戴好氧氣面罩,將小型氧氣罐掛在腹部位置,學兵依次進入魚雷發射管,身體側臥。教官關閉魚雷發射管,開始為管內注水加壓,當壓力與魚雷出口水壓相當,學員和教官通過擊打管壁通信。學兵開始蠕動爬行至魚雷管出口,與出口接應的學兵會合出水。在充滿水、黑暗密閉的狹小管道中爬行,不僅僅考驗的是脫險技術,對心理的要求更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