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抗戰閱兵臂章曝光 紫底金邊綉萬里長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5-21 12:36:43


新時期的劉老莊連。
 
  戰後,第7旅重新組建第4連(這也是步兵連的至高榮譽:打光了再重建),并命名該連為“劉老莊連”。當地人民群衆為第4連82位烈士舉行公葬,修建了“新四軍抗戰八十二烈士之墓”的墓碑。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為紀念烈士,當地人民政府在烈士殉難處建立了劉老莊烈士陵園。

  今日的劉老莊連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4集團軍第127師第379團第4連。

  在和平時期,劉老莊連是人民的忠誠衛士。1998年夏天,長江、嫩江、鬆花江發生百年罕見的大洪水,人民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劉老莊連82名官兵奉命隨部到達長江最危險的地段-武漢洪湖進行搶險。到達災區後,全連官兵連夜出擊,連續奮戰18個小時,冒雨對長800米的大壩進行了修築,平均每人挖掘、搬運砂石近千袋,戰士的雙手磨破了,袋子被鮮血染紅了,仍然不停的在河堤上奔跑,戰士麻尚坤先後三次暈倒在大堤之上,卻三次從擔架上跳下,衝回了陣地。他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就是“早一分鐘完成任務,人民群衆就少一分鐘受到威脅”。一面“鐵軍來了”的紅旗,讓災區群衆放下心來;一面劉老莊連的鮮紅連旗,鞏固了無數已經或即將決口的堤壩;劉老莊連頑強的作風感染著地方領導和群衆,他們含著淚對團領導說:“讓他們休息一下喝口水吧,這哪裡是在幹活啊,簡直是在拼命!”8月18日淩晨4點多,大壩修築完畢,官兵們顧不上饑餓、疲勞,裹著雨衣就在河邊睡著了。5點半左右,剛築的大堤出現了管湧,如不及時加固就有垮堤的危險,全連官兵即刻又投入了“戰鬥”,地方領導和群衆無不感慨地說:“這個連隊的官兵真是鐵作風!”。上級首長稱贊劉老莊連“昔日是抗日尖刀,今天是抗洪尖刀。”

  2008年汶川大地震,鐵軍的大旗繼抗洪搶險之後,又一次插在災區的大地上。“鐵軍來了”,災區的人民又有了主心骨。清理廢墟、運送藥品,搭設帳篷、安裝板房,一項項工作陸續展開,全團戰士充分動員,積極投身到抗災搶險工作中去。劉老莊連連隊黨支部書記賈永輝親自帶領黨員突擊隊奮戰第一綫,他們攻堅克難,有危險我們先上,有困難我們來抗,先後營救受困群衆十餘名,搶救糧食兩千餘斤,運送藥品八百多箱,搭設帳篷三百餘頂,搭建板房三千多平方米。給全團官兵做了表率,樹立了標准,連隊也被師表彰為“抗震救災先進單位”。生命不息、衝鋒不止,艱難面前,為了人民的利益,絕不後退一步,這才是真正的大無畏,這才是真正的英雄史詩。榮譽面前,劉老莊連的戰士從不驕傲,困難面前,劉老莊連的官兵從不氣餒。他就是一把錚亮的尖刀,隨時准備迎接困難的挑戰;他就是一座堅固的堡壘,隨時都能經得起風吹雨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