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解放軍戰損裝甲車夜間搶修 無一絲光源外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07 09:25:13


修理分隊正在緊急吊裝炮塔。(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6月7日電/“601戰車受損,請求快速搶修!”5月25日深夜,記者走進南京軍區某機步師夜間對抗訓練場,恰逢搶修小組正在為一台戰損裝甲車做“手術”。身處維修現場,記者驚奇地發現,整個搶修過程竟沒有一絲光源外洩,經過偽裝的受損戰車,融於戰場環境中難以辨識。

  解放軍報報道,“野戰搶修不是車間維修,必須從實戰出發,適應戰場環境之變提高保障能力。”該師保障部部長吳鋒告訴記者,他們利用夜暗條件,將裝備搶修訓練場從修理車間搬到了野戰訓練場,進行帶戰術背景的環境構設、模擬毀傷、情況誘導,將衛星定位、戰場救護、防衛警戒、構工偽裝等裝備修理專業的單兵基礎課目融入戰場背景開展實修實供訓練。

  同時,該師還積極走開夜暗搶修器材革新之路,與多所地方高校聯合研發,一批軍民融合的搶修設備紛紛亮相演兵場。記者在裝甲車輛搶修現場看到,搶修人員第一時間用戰車篷布搭建起遮光罩,並展開搶修。

  “發動機沒有大礙,導彈發射架損毀,車體裝甲受損……”遮光罩內,上士張勇借助熒光棒、頭燈等便攜式光源快速為戰車“確診”,並熟練地啟用無電焊接設備,對導彈發射架進行焊接。另一旁,列兵李亮亮則利用鉚釘槍對戰車側裝甲板進行應急修理,3分鐘不到的時間內,7個硬幣大小的穿孔便被封堵完畢。

  “僅僅無電焊接這一項技術的應用,就減少了我們很大一部分的裝備攜帶量。”張勇介紹,這一次搶修,他們便用了夜視微光鏡、無電焊接等5項與地方科研機構聯合革新的技術成果。

  “實戰背景下,尤其在夜暗條件下的搶修,無論設備、操作、心理上的要求都比車間維修高很多,逼著我們練就實戰搶修的過硬本領。”不到20分鐘,受損戰車被修復。此時,搶修小組又接到新的轉場維修命令,再次消失在夜幕之中。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