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放緩只是絆一下 中國經濟仍有巨大增長空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6-09 09:16:01


中國經濟新常態(漫畫)
  中評社香港6月9日電/人們一次又一次目睹窮國在工業化的進程中高速增長,但最後放慢速度。每種增長模式預計都會出現這種情況。窮國可以把工人從農村遷移到城市,調動儲蓄以增加投資資本,廉價模仿外國技術。但這些過程最終都會走到盡頭:屆時所有工人都已離開農田,資本投資回報下降,技術達到一國不能再靠抄襲獲得成功的程度。增長隨後將放慢到富國的較為平緩的速度。

  美國彭博新聞社6月4日報道《中國的增長尚未完成》,文章說,中國正處在這個過程中。這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率從2011年的超過9%降到了目前的約7%。這符合經濟史學家的預測。

  但是,現在,中國增長放緩的幅度似乎更大,中國經濟增長明顯減速。

  這種情況的直接原因似乎相當典型:房地產價格泡沫破裂加上工業產能明顯過剩。

  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的超級增長走到頭了?很多人目前可能有這種想法:期待看到中國房地產泡沫與美日房地產泡沫的比較。

  中國的增長出現永久性放緩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微乎其微。原因在於中國仍然有巨大的增長空間。這個國家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仍然只有1.3萬美元左右。相比之下,日本的這個數字則約為3.8萬美元,韓國則為3.5萬美元以上。如果中國現在結束增長,那意味著平均來說,每個中國人的生產力將永遠只有日本人或韓國人的三分之一。

  中國有幾大優勢因素。首先,它極為龐大。一個龐大密集的市場能產生凝聚作用,公司希望靠近消費者,消費者(也是工人)希望靠近雇主。這個過程的滾雪球效應意味著中國不會成為經濟死水。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