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日本陸上自衛隊基地裡的坦克和裝甲車。 |
這次通過的安保法案核心是在解禁集體自衛權後擴大日本自衛隊在海外的軍事活動範圍。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安保政策的最重大轉變。之前,日本僅限於本國遭直接武力攻擊時才能行使個別自衛權。去年7月,安倍政府通過了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內閣決議,即在日本未受攻擊時也能行使武力。而安倍政府提交安保法修正法案就是為了讓這一內閣決議落實到法律層面。
然而,為了實現所謂與美國“一同做事”,日本自衛隊需要更新現有裝備,這也為日本繼續采購美國裝備提供了理由。
過去三年來,日本連續增加國防預算。今年1月,安倍批准了近5萬億日元(約合420億美元)的2015年國防預算。安倍承諾,在2014年至2019年期間花費24.7萬億日元(2400億美元)購買戰鬥機、海軍艦艇以及無人機等軍事裝備。
外交政策網站認為,日本增加國防預算并打算大量購入軍事裝備對美國軍火商而言可能是好消息。這家網站說,日本政府打算購買的裝備包括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F-22型“猛禽”戰鬥機和F-35型聯合攻擊戰鬥機、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生產的“全球鷹”無人機。除此之外,日本正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合作建造導彈防禦系統和兩艘裝備“宙斯盾”作戰系統的驅逐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