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0月,三連在隨團隊參加開辟豫西根據地發生的神垢戰鬥中,全團將日偽軍團團圍住,神槍手連續擊斃了機槍手等關鍵戰位上的敵人,讓敵人最終喪失了抵抗意志,最後偽軍投降、十幾名鬼子自盡。
“現在我們的火炮發射也要像神槍手一樣,指哪打哪,專點敵人的死穴。”徐芳偉介紹說,隨著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我軍炮兵精確打擊能力、綜合毀傷能力和戰場適應能力明顯增強,作戰方式正由機械化戰爭時期的火力支援、火力壓制,逐步轉向適應“信息主導、火力主戰”要求的精確打擊。
“戰爭之神”今更神。在未來信息化條件下,我軍炮兵必將以更加強大的作戰能力,捍衛國家利益與民族尊嚴,續寫“戰爭之神”新的輝煌!
三連在抗日戰爭中繳獲過一門日本迫擊炮,根據參加過抗戰的老兵回憶,這門炮在許多戰鬥的關鍵時刻都發揮了重要作用。當時炮手采取的是手工作業、人工觀瞄,這種方式一直沿用到20世紀80年代。當時,西方發達國家的炮兵已邁進現代化的門檻。從1984年開始,全軍炮兵部隊開展了炮兵快速反應訓練改革,多個軍區先後研制成功了第一代炮兵簡易射擊指揮系統,逐步實現了由手工作業到利用計算機決定射擊諸元的轉變,而這只是炮兵信息化建設的第一步。
跨入90年代,新軍事變革的潮流撲面而來,數字化早已使“戰爭之神”的作戰模式發生了巨變。針對未來作戰整體對抗的特點,我軍炮兵運用數據計算、數字傳輸、數字圖形圖像處理等新技術,先後研制成功了各具特點的指揮自動化系統,不同建制、不同炮種、不同系統的炮兵聯成一個整體,提高了合成軍隊首長指揮控制炮兵火力的能力,并創新出與之配套的“快反”戰法。近年來,全軍上下又開展了信息系統綜合集成建設。借著發展東風,三連裝備的某新型火箭炮融入整個作戰體系,威力倍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