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紅箭8出口20國數萬枚 戰場表現超美導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0-21 16:02:53


 
  文章認為,在後冷戰時代的新形勢下,中巴防務合作不僅沒有降溫,反而進一步升溫,而且新一輪的防務技術合作即將展開。巴基斯坦三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巴將聯合研製預警機,同時更多的新式中國武器也在巴基斯坦考慮裝備採購的名單之中。

  巴軍助力中國軍品提升

  實際上,中巴友誼絕非簡單的“你給我予”,巴基斯坦軍方的認可與接受,讓中國軍品“走出去”戰略更有底氣,更有保障。中國坦克技術泰鬥方慰先就親身感受到“巴鐵”所給予的充分信任。1990年,巴基斯坦不顧美國的阻撓,與中國簽訂一攬子軍品引進合同,中國尚未定型的85-ⅡAP主戰坦克就是其中重要一項,合同要求該坦克性能不低於蘇制T-72,1991年底就要交付50輛,還要參加該國1992年3月23日的國慶閱兵。方慰先說,這是一個風險特別大的合同,周期短、時間緊,而且技術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儘管技術不成熟,首批交付的樣車出現過環境不適應的情況,但巴軍方寬容的態度以及對中國朋友的信任,終於使得85-ⅡAP“駛出仿徨”,一躍成為巴陸軍率先形成戰鬥力的“准三代坦克”。日本《戰車》雜誌稱,當時巴軍裝備數量從原先確定的200輛提高到250輛。

  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殊榮並列裝解放軍的國產紅箭-8反坦克導彈,也是率先在巴基斯坦打開市場,然後走向世界。據香港《軍事家》雜誌的報道,上世紀80年代,紅箭-8的出口被列為中國國營北方工業公司的外貿推銷重點,而頭一個外銷對象就是巴基斯坦。當時,巴陸軍已經裝備美國陶式導彈,要說服他們改裝名不經傳的紅箭-8,阻力非常大,巴陸軍領導人主動安排紅箭-8與陶式導彈的對比試驗,結果紅箭-8五發五中,而陶式導彈只有五發三中。最終在1987年,中巴兩國簽訂第一份紅箭-8導彈的出口合同,接著1988年又簽訂了技術轉讓合同,中國幫助巴基斯坦建設一條紅箭-8導彈生產線。中國在技術上的無私態度,也使巴方對中國裝備充滿信任,並結合自身使用經驗幫助中國武器打開國際市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