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戰機火力突擊達成五最 觀摩者驚呼玩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21 10:35:44


 
  ——換“血”。從源頭從根本從“兵之初”抓起,為官兵換上一腔平時敢擔當、戰時敢赴死的澎湃熱血。新兵是一支軍隊的未來,從兵之初就要磨礪血性膽氣。今年,所有新兵、新學員一入營,就紛紛參與到“新一代革命軍人樣子”大討論中。“孩兒已經懂得了∕‘戰士’的含義∕不付出代價怎能勝利……”在第14集團軍某旅,大討論的第一課,就是組織新兵們學唱這首《寄給媽媽的日記》。這首歌的歌詞是根據該集團軍19歲的烈士王建川在戰場上寫給媽媽的戰地詩改編的。 

  王建川明明知道上了戰場就意味著可能會犧牲,卻毅然從軍入伍,新兵一下連就奔赴前綫,在邊境自衛反擊作戰中英勇犧牲。今年初,習主席在視察第14集團軍機關時,飽含深情地談起這首詩,并由衷地稱贊:“這就是軍人的血性!” 

  軍人樣子大討論,讓越來越多的新兵懂得了王建川詩中所說的“戰士”的含義。大家按照習主席指示要求,在硝煙中磨礪自己的血性意志。在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三大隊,學員姚峰在五公裡越野考核最後50米衝刺中,腿部韌帶斷裂摔倒在地,但他咬緊牙關忍著劇痛匍匐爬過終點,抬上救護車時他說:這一刻我才覺得自己是名真正的戰士…… 

  敢戰能戰勝戰,永葆我軍敢打必勝的“劍氣” 

  訓練,有米秒環數;血性,用什麼來衡量? 

  有人說,衡量血性的標准是敢於犧牲。然而,甲午海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水師提督丁汝昌自殺殉國,悲壯的背後卻是戰爭失利,國家蒙羞的悲哀。 

  軍人血性絕非不講成本的死打硬拼、情緒激動的衝冠一怒、逞一時之快的匹夫之勇。敢於犧牲只是軍人最大的付出,敢於勝利才是軍人最大的血性品質。 

  軍人生來為戰勝。縱觀歷史,戰爭法則一次次告誡我們,一名士兵沒有一招制敵的能力,一支軍隊沒有敢打必勝的戰力,一個國家沒有贏得戰爭的實力,再激憤的口號也終將以悲情收場。因此,血性的標准就是能打勝仗! 

  “教兵之法,練膽為先;練膽之法,習藝為先。藝精則膽壯,膽壯則兵強。”血性是舍我其誰的品格氣質,不是匹夫之勇,要有能打仗、打勝仗的真本事作支撑。習主席提出能打仗、打勝仗這個強軍之要,為全軍部隊標定了“能力閾值”;號召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為訓練場上每一名官兵確立了新標准、提出了新要求——某種意義上說,軍人要有血性,首先就要有本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