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刊:美航母曾闖台海示威 中方造航母雪前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23 09:02:23


 
  此外,近代史也有影響。

  “擁有多艘航母是美國海上霸權的縮影,而缺少航母則凸顯了中國海軍的持續孱弱。冷戰結束後中國在東亞經歷的最不和諧的時期是1996年初,當時針對中國在台灣海峽的武力展示行為,美國派遣了兩個航母戰鬥群。對北京來說,此舉使人回想起19世紀,當時中國先後遭到西方列強和日本的欺侮,被迫簽下踐踏國家主權的‘不平等條約’並割讓領土。對中國而言,美國航母的制海權是現代版的炮艦外交,並突出表明,縱使軍事實力大幅提升,中國仍然低人一等,對美國的海上霸權無能為力。”

  另外,還有作者們所稱的“一種不斷演變的戰略總思路或條理清晰的海洋戰略”在起作用。他們寫道:“……按照這種理解,中國正在推行大戰略計劃。人們普遍認為這一計劃應歸功於劉華清上將,而首次提出大戰略計劃的時間是上世紀80年代初。根據大戰略計劃,中國海軍將分階段擴大中國的制海權,逐步將勢力範圍向太平洋擴張。在第一階段,即到2000年中國海軍將在‘近海’(南中國海、東中國海和黃海)擴大行動範圍,直至所謂的第一島鏈——千島群島、日本、琉球群島、台灣、菲律賓、婆羅洲島。在第二階段,即到2020年中國海軍企圖將行動範圍投射到所謂的第二島鏈——小笠原群島、馬里亞納群島和加羅林群島。”

  “在第三階段,即到205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海上強國,中國海軍從此將與美國海軍並駕齊驅。事實上,中國海軍的行動和力量投射活動到目前為止一直符合這一時間線。隨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海上貿易的大幅拓展,這一發展中國海軍的路線圖變得愈發重要。中國的海洋戰略在21世紀獲得了更大的動力,因為中國認為自己正日益受到美國的威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