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新經濟”引領中國下個五年大步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18 09:48:49


3月5日在京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會議開幕式上,李克強總理髮表政府工作報告。(圖片來源:路透社)
  中評社香港3月18日電/3月16日,歷時十多天的中國兩會落幕。2016年恰是中國“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如此關鍵的時間點,決定了此次兩會的意義重要性和信息密集度,也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經濟議題、民生議題在整體議程中的放大與凸顯。

  法國《歐洲時報》3月17日載文《“新經濟”引領中國下個五年大步走》,文章說,“新經濟”一詞首度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廣為討論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界定與內涵更為清晰;壓軸兩會的總理記者會上,1/3的提問與經濟有關,李克強向世界派發有關經濟增速、股市匯市的“定心丸”;另據陸媒梳理,媒體記者與官員、代表委員在各場發布會上累計有超過70次經濟領域的詢問與交鋒……

  外界對中國經濟的關切度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存疑慮、有焦慮、希望多方求證,所以問得多;因為中國經濟迷局複雜、內外影響因素衆多,所以問得細;因為中國官方的政策走向直接影響著後續資本布局、經營策略,所以務必要問清楚。中國當政者則借此良機,傳遞中國經濟信心,闡釋“十三五規劃”改革路綫,厘清政策模糊地帶,商討政策落地與對接。

  盡管中國經濟面臨增速放緩、市場波動、產能過剩、污染嚴重、債務壓力大、貧富差距拉大等具體而緊迫的困難,盡管“中等收入陷阱”這幾年成為施壓在中國胸口的一塊心病,盡管中國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尷尬階段”,但從“十三五規劃”路綫圖、中國高層的經濟思路和當前中國經濟現實正孕育發生的種種變化來看,中國“新經濟”的潛力值得期待。

  “新經濟”,意味著經濟結構的脫胎換骨,即產業結構方面,由工業主導向服務型主導轉型,重點發展能耗低、高附加值的服務業,如大數據、電子商務;增長動力結構方面,不再倚重投資和出口,而要提振“消費經濟”,如推動互聯網經濟、分享經濟發展,釋放中國人的消費熱情。

  “新經濟”,意味著有效供給的增加,包括中國社會一直短缺的教育、醫療等優質公共服務和能够媲美外國貨的精致商品。

  “新經濟”,意味著一二三產業的升級以及融合發展,如發展規模農場以及高科技的“中國智造”等。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