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兩央媒連發同一文章 啥讓陸軍司令夜不能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18 09:48:33


 
  作為共和國的軍人,不能坐在功勞簿上指點江山,更不能像穀俊山之流那樣夜夜笙歌。在國際形勢錯綜複雜的今天,軍人必須要有血性,更要有李橋銘這樣的憂患意識。

  長安街知事發現,李橋銘的憂患意識,始終貫穿於他的軍事生涯,他也從未停止過對黨、國家、軍隊關系的思考,每一次公開發聲都振聾發聵,被軍迷們熱捧為血性雄文。

  1985年百萬大裁軍時,李橋銘還是一名連長。當時他就對軍隊改革有著深刻的見解,也是軍改的堅定支持者。在一篇文章中他如是寫道——

  “一聲令下,我所在的高炮師被縮編為旅。同許多官兵一樣,我心裡也是忐忑不安:作戰任務不變,師改成旅,編制、人員和裝備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能行嗎?隨著新編制的逐步落實,部隊很快就發生了煥然一新的變化。首長機關減掉了五分之四,指揮機構更加精幹高效,傳達一份作戰命令較以往要快好幾倍。在減編後的第一次實戰演練中,通過高炮與導彈的混合編組,我們部隊的防禦範圍擴大了10多倍,戰鬥力較以往大大提升,一個旅的戰鬥力甚至強於一個師。”

  2013年,他在《紅旗文稿》上刊發文章《蘇聯軍隊“非黨化”的歷史悲劇》,用詳實的歷史資料講述了蘇共放棄對軍隊的領導,國家危急關頭軍隊袖手旁觀,最後瞬間蘇聯分崩離析的深刻教訓,以此來說明黨對軍隊領導的重要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