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東海艦隊參戰872次 占海軍戰鬥總數2/3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20 07:21:33


 
  回望歷史,在海軍從無到有的苦難輝煌中,在硝煙彌漫的不朽征程中,總有一種精神傳承的力量撞擊官兵心靈。它的存在形式多種多樣,或是一首團歌、一句口號,或是一段戰事、一位英雄,或是一件實物、一個稱謂。隨著時間推移,它會沉澱為一支部隊的集體性格、文化底色,成為指引官兵攻堅克難、團結拼搏、無往不勝的傳家寶。

  走進一座座軍史館、榮譽室,這裡一張張圖片、一段段文字、一個個獎牌、一面面錦旗,真實生動地記載了東海艦隊部隊從無到有發展的苦難輝煌,以及凝練形成的“海空雄鷹”“海上猛虎”“海上先鋒”“海鷹出擊”“海上鐵拳”“海岸霹靂”“海上南泥灣”等“七海精神”。

  如今,“七海精神”作為一種象徵,一種力量,並形成一種獨特的“紅色基因文化”,成為東海艦隊永恒的“精神底色”。漫步在營區和海港,隨處可見的“七海精神”文化似一本無言的書,讓官兵在了解歷史、緬懷先賢、追憶傳統中,讀出了忠誠,讀出了責任,讀出了榮譽,讀出了犧牲,從而洗禮了心靈,激勵了鬥志,催生了動力。

  某驅逐艦支隊政委胡成玉感慨地說:“時下社會流行很多‘快餐文化’,雖然可一時果腹,但因缺乏營養不可長期服用,而具有部隊優良傳統的紅色基因文化,讓官兵找到了歷史的依托和精神歸屬。”

  打造系列品牌形成東海特色。這些年,東海艦隊黨委機關採取工程化模式,整體謀劃、系統設計、一體推進,著力打造部隊留得下、官兵看得到、別人拿不走的優良傳統系列工程:組織編寫“七海精神”教材,收集匯編“七海精神”故事集,納入年度主題教育、納入部隊戰鬥精神培育,納入新兵入伍、新幹部崗前培訓等兵之初、官之初教育;部署推動12集口述歷史紀錄片《東海血脈鑄軍魂》,編寫《戰史戰例集》《歷史名艦檔案》《烈士名錄》等歷史系列叢書;把軍史館、榮譽室建設納入黨委工程,豐富展陳手段,搭建“紅色基因代代傳”的網絡平台,等等。

  今年初,東海艦隊黨委還專門下發文件,要求各級把優良傳統“講”出來、“演”出來、“唱”出來、“展”出來、“做”出來,確保優良傳統代代相傳。 

  傳承忠勇血脈砥礪官兵敢戰血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