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軍方介入治霾 解放軍防化學院研發新設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16 13:31:44


 
  “你是科技日報記者,我就從技術層面給你們講講。讓更多讀者能從專業上理解。”黃順祥介紹說,大氣污染應急控制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在不利擴散的天氣條件下采取恰當的調控措施,使其在到達控制目標的前提下控制代價、環境效應和社會效益整體效果最佳;本質問題是在擴散條件約束下提出一套對污染源的調控方案,涉及到排放源、氣象場預報、空氣質量預報、污染溯源、污染控制的經濟代價、社會效益和環境效應等內容。其中,排放源又可分為常規污染源和非常規污染源兩類。常規污染源可以通過更新排放清理實現;而非常規污染源(突發大氣環境污染事故和非法排放污染源),通常需要通過源項反演得以實現。 

  黃順祥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目前,呐思系統除了可以提供數據綜合管理、氣象場預報、空氣質量預報等常規功能外,首次實現了大氣污染高分辨率網格化溯源和動態優化控制兩大功能。應用伴隨算子原理,計算造成目標區域大氣污染的各排放源貢獻率,從而實現從受體到源的逆向溯源。基於大氣污染溯源結果,對污染源貢獻的敏感性分析,給出基於網格化(分辨率1—3km)的不同區域、不同時段各種排放源對控制點的污染貢獻比例和主要污染源貢獻率排序清單,為大氣污染動態優化控制提供基本依據。 

  大氣污染動態優化控制,一方面受氣象過程、污染過程等自然規律的約束,另一方面要將污染控制這一人類活動反映到對污染過程的影響中,而自然控制論正是自然環境的自控行為與人工調控的機理以及人工調控的理論、方法和技術。黃順祥說,呐思系統應用自然控制論指導思想, 通過空氣污染控制的經濟代價、社會效益和環境效應評價模型,建立重污染形成條件、調控和效應三者之間的關聯機理,實現了天氣尺度重污染調控定量化。通過大氣環境監測、排放源管理、敏感性分析、大氣污染調控成本和社會環境效益等多項技術和方法,形成天氣尺度重污染動態調控優化方案。 

  黃順祥強調,要實現具體區域污染天氣的精准溯源和動態優化控制,還需要將該區域的排放源、社會、經濟等相關數據與呐思系統進行融合,通過管理部門制定對應的調控措施,并在重污染天氣過程中執行這些措施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另據記者了解,呐思系統團隊以成員單位中的青年為骨幹,黃順祥就是這一批青年科學家的代表;而著名氣象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全程參與研究指導,并擔綱技術顧問。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