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考慮到中俄雙發在探測距離測量過程中使用的標準不同,而中國的標準相比之下更為嚴苛,這種在探測距離上的優勢在實際使用中往往要比雙方在宣傳材料上的差距更加明顯。
考慮到這只是一款供中輕型戰鬥機使用的輕型雷達,在主要探測指標上能壓倒一系列重型戰鬥機的機載雷達,再結合該機雷達的尺寸、天線孔徑和發射功率分析,該型雷達的技術水平已經接近美國F-22上使用的AN/APG-77有源相控陣雷達,處於世界先進水平,也足見南京十四所在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上深厚的技術實力和中國航空工業的飛速發展。
除了探測距離外,KLJ-7A雷達還有著不錯的探測範圍。在搜索距離提升的同時,KLJ-7A雷達還進一步提升了多目標跟蹤能力,將同時跟蹤目標的數量從10個增加到15個,並且同時引導導彈攻擊其中的4個。並有進一步提升性能的可能。當然對於應用於中輕型戰鬥機的雷達而言,由於載機一次性攜帶的中距空空導彈最多也就在4枚上下,目前的性能也就基本夠用了。
據展方介紹,KLJ-7A雷達工作模式豐富,包括一般的搜索、跟蹤空中、地面和海上不同性質的目標、引導導彈攻擊、合成孔徑雷達、近距離格鬥等。
而有源相控陣技術更是讓KLJ-7A雷達具備了諸多前輩沒有的優點:該型雷達不僅很難用傳統的措施實施干擾,反而可以利用其發射天線的技術特點實施電子干擾作戰,
同時,由於雷達信號的發射和接收是由大量獨立的發射/接收單元組成,無形中提高了雷達的工作可靠性,因為少數幾個發射/接收單元的故障並不會影響雷達的正常使用,一般來說,即使30%的發射/接收單元失效時,雷達系統仍然可以維持基本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