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6或裝備反輻射導彈 與F-15C/D今後作用類似
中國網站最近曝光一張殲-16的照片。殲-16是中國研制的一款多用途戰鬥機,其性能大致類似於俄制蘇-30MKK。照片顯示,殲-16攜帶了一種新型導彈。這種導彈的外形非常特殊,尺寸非常大,長度預計為18英尺(5.49米)。而美國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的長度僅僅為12英尺(3.66米)。其次,這款導彈的寬度非常小,可能表明其氣動性能非常強。第三,這款導彈只有比較小的尾翼,沒有彈翼,表明這種武器可能使用了推力矢量系統,機動能力非常強,可以快速攻擊目標。
這種導彈可能從遠距離(大約161公裡)外發射,先進入高空,然後以接近高超音速的速度衝向目標。新型導彈具有制導能力,在飛行初始階段使用反輻射導引頭確定目標,對敵人預警機(例如E-3和E-2)實施遠程攻擊。如果安裝雙模導引頭,這款導彈的制導性能會進一步加強。例如:在安裝反輻射制導體統的同時,可以再安裝紅外綫成像制導或主動雷達制導系統。後兩種制導系統可以在導彈飛行末期發揮作用。雙模制導方式將顯著提高導彈的命中率。另外,紅外綫制導與空對空反輻射雷達搭配的效果會非常好,因為紅外綫制導也屬於被動制導,不會發射可被敵人識別的信號。
另外,這種導彈也具有聯網能力,可以接收其它裝備提供的目標信息。實際上,這種導彈可能在研制初期就具備了聯網能力。其它軍事裝備發出的信息既可以傳輸到戰鬥機上,也可以直接傳輸給飛行途中的導彈。這款導彈必須擁有飛行中段定位信息更新能力,因為目標可能會在導彈發射後快速移動。
與第四代戰鬥機相比,殲-20具有很強的隱形能力,可以更接近對手。殲-20非常適合扮演第三方裝備的角色,為新型導彈提供有關攻擊目標的大量信息。這種作戰方式并不是中國獨有的。實際上,中國的空軍戰術與西方國家差距很大。北約射程最大的空對空導彈“流星”(Meteor)就非常適合這種作戰方式。
如果中國新型遠程反輻射導彈正式服役,將會專門用於攻擊敵人的地面雷達和機載雷達,或者發揮高速反輻射導彈的作用。實際上,外界認為殲-16配備這種導彈將用來執行SEAD作戰任務(壓制敵方防空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