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刊揭秘俄軍超空泡魚雷:令水下戰爭更慘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13 07:49:08


 
  “暴風”通過把魚雷頭部噴出的熱火箭排氣轉化,從而將魚雷前面的水變成蒸汽。隨著魚雷向前移動,它不斷汽化前方的水,製造一個薄薄的氣泡。在氣體中運行的魚雷遇到的阻力大大降低,從而使其可以達到200節的速度。這個過程被稱為超空泡。

  維持超空泡的關鍵是保持魚雷處於氣泡中。這使得轉向技巧變得複雜,因為轉向會使部分魚雷脫離氣泡的包圍,從而突然帶來每小時230海里的阻力。初期的“暴風”魚雷的導向系統明顯非常初級,魚雷的攻擊路線只能是筆直的。

  考慮到彈頭可能是核彈頭,對於摧毀目標來說這大概已經足夠好了。很明顯,蘇聯認為有時候魚雷的速度比靈活性更重要。

  “暴風”最初是20世紀60年代作為一種快速攻擊北約的核導彈潛艇的武器來設計的,可以以此前從未聽說過的速度發射核彈頭。這種魚雷的直徑是標準的533毫米,攜帶460磅的彈頭。其最大航程為7500碼(約為6800米)。“暴風”1978年開始大規模生產,同年開始入列蘇聯海軍。

  就像任何一種武器一樣,這種魚雷也有缺點。首先,它的氣泡和火箭發動機噪音非常大。任何一艘發射超空泡魚雷的潛艇將立即暴露自己的大概位置。儘管如此,這種迅速移動的武器將在敵人有時間對情報做出反應前將其摧毀,因為敵人要突然對付一艘敵對的潛艇和一個速度200節的魚雷。

  超空泡魚雷的另外一個缺點是無法利用傳統的導向系統。這種氣泡和火箭發動機製造的噪音足以淹沒魚雷內置的主動和被動聲呐導向系統。“暴風”的早期型號明顯是沒有制導的,以犧牲制導換取速度。更新的版本利用了一種折中方式,利用超空泡在短距離內疾馳達到目標區域,然後再放慢速度搜索目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