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誰“偷走”了美國製造業崗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04 12:19:34


  中評社北京2月4日電/美國總統特朗普競選時指責中國、墨西哥等國“偷走”美國製造業工作崗位,當選後又提命鷹派人物擔任貿易顧問、商務部長、貿易代表等職,誓言推動“美國優先”政策,以降低美國貿易逆差,讓製造業崗位回流美國。

  特朗普的指責是否站得住腳?究竟什麼原因導致美國製造業崗位消失?美國貿易逆差居高不下是其他國家的錯嗎?主流經濟學家給出了與特朗普不同的答案。

  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2005年至2009年,美國製造業崗位減少了280萬個;2010年至2014年間,美國製造業穩步復甦,但工作崗位僅增加了76.2萬個。目前,美國製造業崗位仍比2007年少140萬個。

  美國經濟學界對此做了很多研究,其中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戴維·奧特等人的研究頗具代表性。他們發現,導致美國製造業崗位消失的因素中,貿易影響僅占20%左右;科技進步,尤其是自動化技術的應用才是主要因素。

  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杜大偉指出,美國製造業崗位流失主要是因為技術進步。他說,美國製造業占國內產出的比重基本保持穩定,但由於製造業生產率增速高於服務業,製造業就業比重逐步下降。這一現象在德國這樣擁有大規模貿易順差的國家也同樣存在。

  該智庫高級研究員馬克·穆羅也表示,隨著生產率提高,美國製造業更多依賴自動化及機器人生產,即使特朗普能夠讓外遷的工廠回流美國,工作崗位也不會有明顯增加。他舉例說,美國創造100萬美元的製造業產出,1980年時需要25個工作崗位,而現在僅需6.5個工作崗位。

  波士頓咨詢的一份報告顯示,在汽車製造業,採用機器人點焊的成本僅為每小時8美元,而人工點焊的成本則為每小時25美元,而且這一差距預計將越來越大。

  特朗普及其經濟顧問頻頻稱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導致就業崗位消失,威脅要對中國、墨西哥等國採取嚴厲的貿易懲罰措施,以降低貿易逆差。不過,多數經濟學家認為,根據貿易逆差來制定貿易政策並不是明智之舉。

  根據經濟學原理,一國經常賬戶存在逆差意味著該國儲蓄率較低,需要從世界其他國家借貸來支持國內投資。解決經常賬戶失衡問題,要麼提高儲蓄率,要麼減少投資。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加里·赫夫鮑爾指出,美國經常賬戶存在逆差的原因並不在於美國對外貿易狀況,美國經濟的結構性問題才是導致經常賬戶失衡的主要原因,即美國家庭、企業和政府部門的淨儲蓄為負。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高級副會長埃琳·恩尼斯告訴記者,中美貿易的症結並不在於美國對中國的大額貿易逆差,而且貿易逆差並不能反映美國經濟的全貌。她說,如果要解決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問題,最簡單快捷的方式就是改變貿易逆差計算方式,即以增加值來計算,這樣更能全面反映全球供應鏈以及美國經濟的真實情況。

  杜大偉說,特朗普政府承諾要通過減稅和推動基礎設施投資來帶動經濟增長,但這些措施很可能進一步降低美國國內儲蓄率,最終加大貿易逆差。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莫里斯·奧布斯特費爾德指出,鑒於美國失業率已經降至較低水平,擴張性財政政策可能推升美國通脹壓力,導致美聯儲加快加息節奏,進而推動美元升值,這可能進一步加大美國經常賬戶逆差。




(來源:新華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