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家談3千餘件國防專利30多年來集中解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4-04 17:54:19


 
  一些國家推進軍民融合的主要做法

  美國:軍民一體化

  美國的“軍民一體化”主要是通過軍方、軍工部門和軍工企業的調整改革,以及軍政部門和企業間的合作,開啟軍、民用技術和資源雙向轉移的大門,促進國防建設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

  冷戰期間,為保持世界霸主地位,美國推行“先軍後民、以軍帶民”的政策以及“軍民分離”的國防采辦制度,民用與軍工分別形成了兩個幾乎完全分離的市場。20世紀80年代,軍民分離的弊端漸漸顯露。冷戰結束後,為了能在國防投入減少的情況下仍然保持軍事優勢和國防工業的活力,美國提出國防采辦擴大利用先進民用技術的軍民融合發展戰略。1990年起,美國國會通過《國防授權法》等重要法案和政策,鼓勵采辦民用企業的技術和產品,明確提出逐步建立一個“無縫”的國家科技工業基礎。美國著名防務學家Gansler估計,實行“軍民一體化”為美國國防部每年節省幾百億美元,相當於國防部采辦費總額的20%以上。截至2001年,美國原本軍民分離的工業基礎實現基本融合。

  日本:以民掩軍

  日本的“以民掩軍”是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由於軍力發展受到種種限制,所以依靠民間企業發展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的做法。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一直沒有形成一套獨立完整的國防科研生產體系,但其民間企業在國防研究開發能力、技術水平、經濟實力和經費投入等方面都具有強大的優勢。近幾年來,日本為了謀求政治大國和軍事大國地位,不斷加大國防科研投入,大力發展本國的民間軍事工業,通過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與政軍民相結合的決策運行機制、擴大民品生產和發展兩用技術、對可生產軍品的民間企業優惠扶持等政策與資金方面的傾斜,大大促進了軍民兩用技術和產業的迅速發展。

  為避免在國內引起政治問題,日本國防部門雖然大量投資,但是在技術方面起領導作用的則是民用部門。此外,為保持民用企業的競爭力和軍工生產潛力,日本有時還將某些軍事技術無償轉讓給民用企業使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