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第二艘航母下水背後的海軍歷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4-27 08:57:02


 
  自力更生的壯歌

  “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毛澤東主席在中央財政異常緊張的情況下撥出近2億美元向前蘇聯購置海軍裝備,而當年全國財政收入只有約20億美元。我國四大工業城市的命名被賦予4艘驅逐艦,寓意中國人要靠自己的國防科技工業建造軍艦,這更加激勵海軍裝備戰線官兵奮發圖強。

  海軍組織購置驗收蘇聯海岸炮、水上飛機、轟炸機、水陸坦克的同時,在人才、技術、資金極其匱乏的情況下邊試驗邊生產,從引進、仿制到研製,催生了新中國第一艘護衛艦、第一艘潛艇,第一枚瓦斯魚雷、第一型艦炮……人民海軍五大兵種裝備建設在短時間內初具規模。

  發展核潛艇裝備,是黨中央、中央軍委戰略視野的延伸。起初由蘇聯提供援助,但由於赫魯曉夫單方面撕毀協定並撤走所有專家,中國核潛艇事業被迫中斷。毛澤東義憤填膺: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事實上,從核潛艇、魚雷快艇、護衛艦的仿制到國產化研製,都是經過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多次批示,在海軍指揮協調下艱難籌組並建立生產線。到上世紀70年代初,我國已能自行設計製造國產第一代海軍裝備,逐步形成了從科研、設計到生產,從試驗到使用維修的完整體系和全國範圍的配套協作網。由於國家的軍費有限,海軍裝備堅持“多研製、少生產”,同時始終堅持建為戰的理念,有效保證部隊作戰訓練急需。

  西沙自衛反擊戰是人民海軍第一次遠離大陸作戰,第一次使用武力收複被外國侵占的島嶼。外軍派出的美制主力艦總噸位是我參戰艦艇3倍多,我海軍官兵駕駛著完全國產化的護衛艇、獵潛艇從海南島長途奔襲,取得擊沉1艘,擊傷3艘的輝煌戰績,並乘勝收複甘泉、珊瑚、金銀三島,徹底解決了西沙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