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解讀:美軍新推出的“多域戰”是什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16 15:28:47


 
  美軍聯合作戰概念體系的新發展

  ■付征南 閆桂龍

  戰爭形態和戰爭制勝機理的演變,是美軍聯合作戰概念體系深入發展的根本動力。如今,隨著“信息化混合戰爭”逐步成為戰爭形態發展的主流趨勢,美軍逐步構建了以“全球一體化作戰”為核心統領、以“跨域協同”為關鍵支柱、以“全政府路線”為主要模式的聯合作戰概念體系。

  “全球一體化作戰”。1986年《戈德華特-尼科爾斯國防部改組法》逐步構建了以地區司令部為中心、以職能司令部為輔助的“戰區中心型”聯合作戰體制,為美軍聯合作戰概念體系奠定了基礎。然而,“9·11”事件後,這一體制的弊端日益凸顯,特別是戰區依照地理界限“條塊分割、煙囪林立”的傳統運行模式,難以有效管控全球複雜多元威脅的“外溢效應”和“聯動態勢”,導致美軍軍力不足與戰線過長的矛盾日益凸顯。為此,美軍在2012年《聯合作戰頂層概念:聯合部隊2020》中首次提出了“全球一體化作戰”的新概念,力求依托信息技術優勢,全面打破戰區之間界限,將全球分散部署的作戰人員、指控系統和武器裝備有效整合為一個有機整體,更加注重發揮各作戰要素、作戰單元和作戰系統“一體聯動”的“耦合”效應,靈活應對複雜多元威脅。

  “跨域協同”。近年來,美軍認為“反進入/區域拒止”戰略對其力量投送能力構成了嚴峻挑戰,並依此提出了“空海一體戰”等一系列全新聯合作戰概念,特別是2012年2月出台的《聯合作戰進入概念》首次提出了“跨域協同”的新構想,其核心是把全球陸海空天網各領域視為一個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有機整體,利用特定領域的非對稱優勢在其他領域產生積極聯動效應,從而實現整體聚優、互補增效的體系作戰效果。“跨域協同”概念成為陸軍“多領域作戰”、空軍“作戰敏捷性”、海軍“分布式殺傷”等概念創新的思想源頭,對美軍戰法設計、裝備研發、武器采辦、訓練教育和體制改革等產生了重大影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