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警惕!日本對華情報超常“熱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01 16:56:51


 
  日本人不僅具有敏銳的情報感悟能力,而且有強大的情報分析能力。1964年,一期《中國畫報》的封面刊登了一張照片:大慶“鐵人”王進喜頭戴大狗皮帽,身穿厚棉襖,頂著鵝毛大雪,握著鑽機手柄眺望遠方,在他身後散布著星星點點的石油井架。日本根據照片上王進喜的衣著判斷,地點在北緯46度至48度的區域內,進而推斷大慶油田位於齊齊哈爾與哈爾濱之間。通過照片中王進喜所握手柄的架式,推斷出油井的直徑。從王進喜所站的鑽井與背後油田間的距離和井架密度,推算出油田的大致儲量和產量……通過深入的情報分析,日方迅速設計出適合大慶油田開採用的石油設備。當中國向世界各國徵求開採大慶油田的設計方案時,日方一舉中標。

  當前如何呢?旅日學者、亞洲通訊社社長、日文報紙《中國經濟新聞》的創辦者徐靜波,據其2015年出版的中文著作《靜觀日本》中《沒有人比日本更關注中國》一文透露,2013年中國新一代領導人上任,總理的記者招待會一結束,他就立即趕往機場,因為他應邀於次日給日本最大的廣告宣傳公司電通公司講中國新一代領導體制的特點。

  甲午戰爭前日本對華情報戰

  甲午戰爭前,日本對華情報戰進入歷史上第一個高潮。這次與中國唐代日本對華大規模派送“遣唐使”有本質不同,派“遣唐使”是為了學習中國的科技文化和典章制度,經過中日雙方協商,形式是公開的;而這次日本的明確目的是日本在與西方列強簽署的不平等條約中吃了虧,要通過奮發圖強把損失從中國找補回來,以中國為壑,形式是隱蔽的。

  1871年3月,日本議院參議江藤新平向日本當局提交了《對外政策意見書》,強調對“西陸大國”(中國)加強情報研究的重要性,建議盡快向中國派出諜報人員廣泛搜集情報。次年,日本陸軍大將西鄉隆盛派出陸軍少佐池上四郎等3人潛入中國。一年後,3人向日本當局提交了名為《滿洲視察複命書》的間諜報告,稱“(清國)積弊久生,士氣腐敗,兵士怯懦,常備軍殆成虛名。況朝廷綱紀廢弛,賄賂公行,商民怨嗟,皆屬實情。如此下去,不出數載,清國勢將土崩瓦解”。

  有日本“情報戰之父”之稱的福島安正自小天資聰明,學習刻苦,熟練掌握英、法、德、中、俄等五門外語,於1874年任日軍參謀本部長官山縣有朋的秘書,負責為山縣有朋收集海外情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