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智庫:中國海軍將領執掌南部戰區意義深遠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7-06 12:57:16


中國南海艦隊在進行訓練。
 
  2015年年底開始的解放軍改組基本上是改變解放軍以陸軍為中心的性質的一項努力,這種性質是一項以大陸防衛為中心的軍事戰略占主導地位的結果。這些改革適應了解放軍海空實力的不斷擴展,以便為中國新確定的利益,尤其是近海利益提供安全保障。例如,建立了一個解放軍陸軍司令部,以便從解放軍的軍區作戰司令部手中接管管理陸軍部隊的職責,以使後者能夠通過融合來自非陸軍軍種的更多軍官,實現真正的整合。

  與軍區系統不同,包含海上戰略導向的3個新建立的解放軍戰區(南部、東部和北部戰區)的指揮官在軍種背景方面比較均衡,空軍、海軍和陸軍分別占有三分之一的職位。任命袁譽柏指揮南部戰區使這種趨勢得到鞏固。

  精兵簡政聚焦南海

  把解放軍軍區作戰司令部從7個軍區改組成5個戰區司令部的主要目的是減少這些司令部之間的任務重叠。

  有幾大原因說明為什麼南部戰區成為任命一位海軍軍官擔任司令員的第一個解放軍戰區司令部。首先,南海橫亘在把東亞與印度洋連接起來的至為重要的海上通道之上。東亞各國經濟,包括中國經濟,嚴重依賴這一海上通道運輸能源、原材料和貿易產品。這些海上通道的安全和控制權不僅是這些經濟體在和平時期正常運作所必不可少的,而且也對爆發危機和戰爭時“獲得自主權”十分重要。雖然黃海和東海分別構成解放軍北部和東部戰區的海上作戰空間,並擁有重要的海上通道,但它們在戰略重要性上與南海不能相提並論。

  其次,中國分析人士還認為,南海是部署中國的戰略彈道導彈潛艇的理想場所。與陸基核威懾相比,海基核威懾被認為更可信,因為它更隱蔽更有可能在第一次核打擊中幸存下來。這些核潛艇在安全限度內在大洋中潛水越深,其在對手的反潛作戰能力面前就越隱蔽。

  黃海的平均水深只有40米——太淺,無法隱藏中國的戰略彈道導彈潛艇。東海的平均水深為350米,靠近沖繩海槽的深度可達2000米。這樣的深度非常適合於戰略彈道導彈潛艇的部署。解放軍東部戰區的眾多岸基空軍和海軍基地也能夠為戰略彈道導彈潛艇提供保護。然而,由於黃海靠近日本和美軍基地,以及這些基地有效的反潛戰能力,所以該地區不適合於戰略彈道導彈潛艇巡邏。例如,美日的反潛能力能夠使中國的戰略彈道導彈潛艇陷入暴露和容易遭受打擊的狀態,從而削弱其可信性。相比之下,南海的平均水深是1200米。構成第一島鏈的各國相對弱小,也不擁有強大的反潛戰平台來抵禦中國的潛艇。與黃海和東海相比,南海顯然是部署中國的海基核能力的更安全的場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