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遼寧艦航母在黃海訓練正酣 鐫刻海軍成長足跡
http://www.CRNTT.com   2017-10-23 16:56:47


 
  2016年4月,艦載機飛行員曹先建在訓練中身負重傷。手術後,他從昏迷中醒來,第一句話便問醫生:“我還能飛嗎?”

  為了重返海天,曹先建與時間賽跑進行康復訓練。今年初夏,他參加了新一批艦載機飛行員首次著艦飛行。此時,距離他出院僅僅70天。

  如今,光榮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的曹先建正在北京參加盛會。戰友們期盼著他在盛會結束第一時間為大家宣講十九大報告精神。

  “中國速度”背後挺立著一個個英雄團隊

  6年前,我國對外宣布改建第一艘航母時,有的外媒聲稱:“駕馭航母,中國至少要用10年……”

  這並非危言聳聽。“我們學了一門沒有師傅的學科。”遼寧艦首任艦長張崢曾表示,“全體官兵為應考做好了準備,有信心為祖國開好航母!”

  決定艦載機能否成功著艦的那根阻攔索,遠遠看去就是一根細繩。其實,在它的背後,在飛行甲板下面,是龐大的阻攔機艙,裡面布滿了滑輪、液壓、控制等大型設備。科技含量之高,攻關難度之大,超乎常人想象。

  阻攔索只是艦載機著艦起飛的系統之一。除此之外,航母還有光學助降、起飛、塔台、著艦指揮、航海等多個系統。

  “航母事業是個‘巨系統’,每個人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戴明盟感嘆:假如沒有海軍的大轉型大發展,艦載機就飛不起來。

  數千個艙室、上萬套設備,面對迷宮般的鋼鐵巨艦,面對西方發達國家的技術封鎖,我軍第一代航母部隊官兵“從零起步”。

  “前面沒有路,那就去闖。”搶著學、追著問,白天研究、晚上匯總,“航母放鷹人”、二級軍士長張乃剛快速成長,並帶出了多名優秀的起飛站操作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