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德賽黎明行動中,聯軍沒有一架戰機被利比亞戰機或防空火力擊落,咆哮者的護航無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咆哮者身上集納很多21世紀最新的科技成果,但其實所有這些最新科技都源於一項80年前開發的技術,雷達。
雷達的原理想必大家並不陌生,就是發射電磁波對目標進行照射,然後接收回波,確定目標高度、方向和速度。在二戰開始前幾年,英國就為了防範德國戰機來襲,開始開發軍用雷達,並且二戰中把這項秘密武器投入了使用。不過很快德國也開發出了雷達裝置。雙方都開始想方設法的欺騙對方的雷達,這就是電子戰的雛形。其中一個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1944年6月5日,諾曼底登陸的前一晚,同盟國的10架轟炸機沿著英吉利海峽來回飛,投下大量的金屬箔條,這種金屬箔條會反射雷達波,造成的回波類似於飛機。於是這10架同盟國轟炸機在德軍的雷達屏幕上製造出了一個並不存在的機群,成功吸引了德軍的注意力,掩護了同盟軍在諾曼底的登陸行動。
二戰讓人們見識了電子戰的作用,不過這還只是它的萌芽狀態,當更強大的武器出現時,電子戰的技術也不得不快速發展,迎接新的挑戰。
1960年的冷戰時期,為了躲避蘇聯雷達的探測和高射炮的打擊,美國研製出一種飛的更高的戰機。
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航空部門負責人羅傑.康納:“隨著冷戰到來,噴氣機開始占主導地位,它們飛的更高更快,要打下它們比二戰時困難得多。”
但蘇聯也想出了新對策,那就是在地面和空中用雷達引導導彈攻擊它們。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航空部門負責人 羅傑·康納:“要對付在高空中飛行的高速噴氣機,方法就是使用雷達引導導彈。”
雙方都在秘密開發武器,實戰中很快就能發現誰更勝一籌。
羅傑.康納:“蘇聯使用地空導彈首次擊落飛行員弗朗西斯·鮑爾斯駕駛的U-2偵察機,這是發生在1960年的一個著名事件。”
獲得這一戰績的就是薩姆II防空導彈系統,它的雷達能探測到112千米外的飛機,美軍的高空戰機和飛行員突然成了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