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從敘利亞戰場看未來戰爭模樣
http://www.CRNTT.com   2018-02-08 09:57:19


  中評社北京2月8日電/“一場微型世界大戰在上演。”美國《華盛頓郵報》曾這樣形容敘利亞的混戰。敘利亞戰爭中,各武裝派系間的混戰,單看其自身武器裝備的先進程度,或是作戰人員的戰技術水平,都難稱現代化。但美俄等世界頂尖軍事強國,以及土耳其、伊朗等地區大國紛紛參與進來,將一些新型裝備投入實戰,並借此檢驗軍事改革的成果與戰鬥力建設水平,這場戰爭也洋溢著現代戰爭的氣息,並依稀透出未來戰爭的模樣。

  解放軍報報道,“混合戰爭”成為常態。“混合戰爭”的概念由美國軍事專家霍夫曼於2007年提出。在他看來,傳統的“大規模正規戰爭”和“小規模非正規戰爭”正逐步演變成為一種戰爭界限更加模糊、作戰樣式更趨融合的“混合戰爭”。美國參與的利比亞戰爭以及俄羅斯介入的烏克蘭危機,都能看到“混合戰爭”的影子。敘利亞戰爭中,美俄等國均綜合運用常規部隊、游擊隊、特種部隊的複雜組合,此外還有一些“來歷不明的武裝”運用“不太乾淨的手段”。這些都表明,“混合戰爭”理論正被大國全面實踐於現代局部戰爭。

  “戰爭無人化”趨勢凸顯。這是機器人首次被用於戰場攻堅:在拉塔基亞省754.5高地爭奪戰中,俄軍無人機將戰場實況傳送到“仙女座”-D自動化指揮系統,操作員據此操縱4台“平台”-M履帶式和2台“阿爾戈”輪式機器人對敵攻擊,由敘政府軍緊隨其後掃滅殘敵。最終,“無人”勝“有人”,此戰擊斃70餘名武裝分子。其實,使用“無人作戰平台”並非是美俄等大國的專利。1月6日,敘反對派使用13架攻擊型無人機,每架攜載10枚重達400克的自制炸彈,企圖對俄駐敘的赫邁米姆基地和塔爾圖斯基地發動攻擊。據俄方披露,此次“無人機蜂群攻擊”的戰技術水平相當高,每架無人機都安裝了無線電子設備,實現了預編程自主飛行和彈藥投放。有分析指出,未來俄基地將隨時面臨由50-100公里外的無人機發起“新型游擊戰”。

  “電磁作戰”水平領先。美俄目前在敘利亞對抗的方式主要是無形的電子攻防戰。美國專門針對俄羅斯的監視雷達進行了電磁干擾,以避免戰機受到偵察與定位。同時,各種無人機也在戰場上收集俄軍的電磁頻譜信號。為進行干擾與反干擾,俄空軍出動了伊爾-20電子戰飛機專門執行電子偵察和干擾作戰,老舊的蘇-24戰機也裝備了最先進的電子戰綜合體“希比內”。此外,俄還部署了“杠杆”“水銀”等電子戰系統保障基地安全。俄軍在應對上述“無人機蜂群攻擊”時,除了利用防空火炮擊落7架無人機外,還利用先進的電磁作戰系統,成功控制了另外6架無人機。可見,電磁作戰正從偵察、干擾、軟硬摧毀逐漸發展成對敵方作戰平台“洗腦”式的奪控。

  “特種作戰”頻譜不斷拓展。近幾場局部戰爭的實踐證明,除了營救人員、定點清除等關鍵任務外,“特種作戰”並非“特種部隊”的專利,常規部隊的“特戰化”使用成為常態。比如,俄軍近來在報復襲擊機場的武裝分子的行動中,就是先由情報人員引導打擊,然後發射“紅土地”制導炮彈予以殲滅。駐敘的2000餘名美軍,主要充當軍事顧問,承擔武裝培訓等特種任務。可以預見,在未來的敘利亞戰爭中,美俄陸軍仍將以完成“特種作戰任務”為主,並將持續擴大“特種作戰”的任務頻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