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解讀“2017中國軍工榜”
http://www.CRNTT.com   2018-02-22 09:55:21


 
  儘管這家公司的產品多年前就在數家航天院所多個航天型號成功應用,但為滿足北斗衛星的特殊要求,仍需進行各種試驗和檢測。現場緊盯每一個環節的總師要求“拿個顯微鏡來”,也在情理之中。不僅如此,“2000小時”壽命測試一分鐘都不能少。

  在中科院研發的北斗衛星上,電子系統核心部件的全部國產化正是依靠包括民企在內的眾多廠家合力實現的。“全部國產化且能力更強。”2017中國軍功榜頒獎現場,林寶軍對民企產品讚賞有加,並不令人意外。

  2.胡震:“被動選擇”的良緣

  另一位“2017年度十大軍工風雲人物”胡震,作為4500米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總設計師,帶領以中船重工702所為主的團隊,成功實現95%以上零部件的國產化。這一重大技術突破同樣來自無錫一家民企。誰也不會想到,這家企業最初卻是胡震無奈的“被動選擇”。

  這一關鍵技術的致命之處是有燃燒危險。研發團隊2009年選了一家公司,但在2011年實驗時,壓力環境下發生了燃燒。胡震不得不重新尋找供應商,很多家企業也包括國企普遍認為技術上有難度。後來,他把目光鎖定了無錫這家民企,“這家企業擁有國際先進技術,儘管以生產汽車用鋰電池為主,但與我們一貫主張的安全理念很接近。”

  即使“一見鐘情”也要不斷磨合。隨後幾年,雙方一直在合作解決“如何生產出高壓環境下安全可靠的鋰電池”這一技術難題。頒獎現場,胡震感嘆:“讓民用汽車電池變成深海電池,走了很長的路,一路走得很艱苦!”重新設計電池結構,壓力測試,對測試進行修正,全方位監測電池在深海環境下的運行狀態,觀察電流、電壓、溫度、形狀的變化,改進芯片和電路的設計……他都記不清改進了多少次。

  實踐證明,這款鋰電池在海試中表現非常出色,成功幫助“深海勇士”潛4500米的大洋深處。

  3.劉靜:苦尋“戰艦隱身”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