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特朗普想閱兵,能不能夠?需不需要?
http://www.CRNTT.com   2018-03-01 10:56:38


 
  特朗普閱兵夢能否成真

  特朗普的閱兵美夢能否成真,除面臨上述詰難,還有哪些障礙或者問題呢?

  首先,輿論並不看好。持實用主義哲學的美國人,把閱兵基本看成了缺少意義的形式主義。對於特朗普舉辦閱兵是向軍隊致謝的說法,萊斯大學總統歷史學家道格拉斯·布林克利直接打了回票:“我不覺得在美國對軍人缺少愛和尊重……他們要做的就是站在那兒,等待特朗普向他們招手。”負責訓練的國防部官員則表示,舉辦有幾千名士兵、裝甲車、導彈和其他重型武器通過華盛頓市區的盛大閱兵式,可能打亂既定的軍事訓練計劃。

  其次,閱兵有違政軍傳統。真正意義的美軍產生於美國獨立戰爭,但戰勝後軍隊就被解散了。在美國社會看來,龐大的常備軍事力量是對社會自由的威脅。直到二戰之後,面對兩極世界格局的形成,美國才在和平時期保留了強大的常備軍。即使這樣,美國政軍傳統仍然強烈影響著美國社會、政府和軍隊:發動戰爭就是要取得勝利,戰勝就是軍事和政治動員的休止符,勝利之後軍隊就應當“退居幕後”。

  正因如此,小布什在宣布伊拉克戰爭“任務完成”之後,就面臨強大的“撤軍壓力”。而奧巴馬的競選成功,也得益於他從伊拉克撤軍的承諾。美國社會對在軍隊中服役的個人不吝贊頌,但對軍隊及其特有的強調“服從、權威”的組織文化警惕有加。事實上,美國軍隊一直在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等世界各地打仗和執勤,並不需要通過閱兵來展示強大。

  最後,時機並非有利。與其他國家的“紀念日閱兵”不同,迄今美國國家級閱兵只發生於大戰和勝利之後:1865年5月,在林肯遇刺數周後,繼任總統的安德魯·約翰遜舉辦了勝利慶典,紀念南北戰爭結束;1919年9月,美國陸軍上將、歐陸遠征軍司令潘興率領數千名士兵先後在紐約和華盛頓進行閱兵遊行,紀念一戰獲勝;1946年1月,第82空降師的1.3萬多名士兵在紐約進行了閱兵遊行,慶祝二戰勝利;1991年,老布什在海灣戰爭結束後舉辦了國家勝利慶典,共有8800名參戰士兵參加了閱兵遊行。而當前,美軍既無大勝,特朗普政府還在向阿富汗增兵。不僅國家仍處於戰爭之中,而且美國國內對戰爭的結果普遍不樂觀。因此,特朗普的閱兵要求在美國人看來顯得唐突和令人錯愕。

  美軍需要一次閱兵提振士氣

  鑒於自己想要的就職典禮閱兵被軍方大打折扣的前車之鑒,表面上大大咧咧的特朗普在提出閱兵要求時顯得非常謹慎,提出的閱兵理由很冠冕堂皇。《華盛頓郵報》披露特朗普要搞閱兵式後,白宮發言人在證實這一消息時,避免使用“閱兵”的說法,而是“特朗普總統非常支持美國偉大的軍人,他們每天冒著生命危險保衛國家安全。總統要求國防部安排一場典禮,讓所有美國人都表達對軍隊的謝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