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報還注意到,張士英的迷彩服袖子和褲腳上滿是小窟窿,迷彩鞋上也有十幾個鐵水飛濺的燙點。由於常年與焊槍“親密接觸”,臉也常常被烤得脫皮,因此張士英的臉往往是“一個月白,一個月黑”。
能一心三用的“鑽王”顧漢春
去年年底,火箭軍評選出“十大礪劍尖兵”。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被稱為台車維修“第一人”、今天晉升為一級軍士長的顧漢春,位列其中。
官方披露,他是陝西漢中人,出生於1973年8月,20歲入伍,獲全軍士官優秀人才獎一等獎,並榮立個人三等功4次。他20多年如一日地鏖戰在“地下龍宮”,為大國長劍築巢,數十次經歷生死考驗,創造數十項國防施工紀錄。
早在2009年8月,軍報就曾專門發文報道過“鑽王”顧漢春,稱其能“一心三用”。國防施工用的鑿岩台車有3根鑽杆,需要3個人操作,才會像人的手臂一樣同時伸向不同方向。但一個頂仨的顧漢春從容地扳動操作杆,愣是把3根五六米長的台車鑽杆,分毫不差地“點”在散落地面的3枚硬幣上……
過去放炮打眼靠風鑽,一個人幾天的工作量,用鑿岩台車,也就是幾秒鐘功夫。只是如果遇到夾角相交線上鑿眼,仍然需採取人工作業。顧漢春採取逆向操作,使台車大臂緊貼側墻向前延伸。這種新的鑿眼方法,效率驚人:一個人4個小時便可完成過去一個班一天的工作量。
記者發現,3年後,顧漢春學習了新技能——電腦操縱鑿岩台車。只見他輕輕點擊鼠標,拉動操縱杆,揮動長長的作業“巨臂”,迅速而準確地向堅硬的岩石鑽去。
以前施工“一身灰、滿手泡”,現在只要將測量好的鑽孔深度、岩石硬度等信息輸入電腦,電腦鑿岩台車便自動識別和快速生成數據報告,操作手輕鬆操縱決戰岩層。軍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官兵借助現代工具將凹凸不平的毛坑道整理成光潔亮堂的洞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