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東風-41究竟戰力如何?
http://www.CRNTT.com   2018-06-12 09:56:30


 
  同時,多顆彈頭同時攻擊也提升了導彈的突防能力。有專家認為,對於分導式多彈頭來說,首先不知道何時何地釋放彈頭,其次難以判斷每個彈頭的彈道和攻擊目標,因此即使你有與彈頭數量匹配的攔截彈,也難以攔截它。

  目前,分導式多彈頭技術已經成為先進洲際導彈的標配。民兵-3是美國第一種裝備分導式多彈頭的戰略彈道導彈,而三叉戟II-D5潛射彈道導彈最多可帶14枚分導式多彈頭,另外,俄羅斯的布瓦拉潛射彈道導彈也可攜帶10枚核彈頭。

  媒體分析稱,中國很長一個階段沒能突破分導式多彈頭技術,瓶頸在於核彈頭的小型化。而在去年2月4日,東風-5C搭載十個分導式彈頭成功試射,被美國媒體評價為“史無前例,將重新評估中國核力量”。

  “兩個堅持”的底氣
  
  數據顯示,法國潛射型洲際導彈的研製過程中,只進行了4次試射就列裝了部隊。反觀東風-41,美媒口中的十次試射確實令人驚嘆。

  需要注意的是,試驗次數多並非因為成功率低。反之,十次成功試射已經超過了美俄90%左右的洲際導彈發射成功率。之所以進行多次試驗,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在每次試射中所驗證的技術都不一樣,這是一種“小步快走”的試驗策略。

  雖然無從證實美媒口中的“第十次”是否屬實,但這不是東風-41的首次亮相是肯定的。早在2014年底,同樣是美國媒體曝光了東風-41的試射活動。當時,中國國防部回應稱,我們在境內按計劃進行的科研試驗是正常的,這些試驗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另外,中國堅持自衛防禦的核戰略,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沒有改變。

  當時,軍事專家尹卓在央視《今日關注》欄目中解讀稱,公認的核大國中,只有中國宣稱堅持防禦性的核戰略,即核反擊戰略。“美俄英法都認為,只要自己有需要,就可以首先使用核武器,但中國只有在受到核打擊後才會進行核反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