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戰地影像器材:功用各異的另類“武器”
http://www.CRNTT.com   2019-04-26 18:06:08


 
  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相機嵌入戰爭的程度越來越深。無論是軍事訓練、敵我偵察,還是新聞記錄,它們都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總的來看,由於一戰時期的相機功能有限,現存的那個時期的照片,無論是質量上還是數量上,都無法與二戰時期的照片相比。

  1913年,徠茲公司的工程師奧斯卡·巴納克,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發明了用35毫米電影膠片拍攝的徠卡相機。這種相機體積小巧且使用方便,拍出來的照片質量也不錯。

  I型徠卡相機在二戰前後生產了幾千台。期間,諸如卡蒂埃·布列鬆等一大批享譽世界的攝影師,用徠卡相機拍出了大量驚世駭俗的作品。羅伯特·卡帕的那句話至今為戰地記者奉為圭臬:“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離戰場不夠近。”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空軍廣泛使用“羅伯特”相機。說到“羅伯特”,就很難不去提及它的特點:小巧、堅固、方便連拍等。它似乎就是為了適應戰場而生,後來也的確成了德國空軍的“愛寵”。那時,德國空軍對於戰果認定極為嚴苛,在戰機沒有僚機或者副駕駛在場的情況下,戰果判定的依據主要是照片。如果沒有安裝攝影槍或膠卷用盡時,飛行員有時甚至會主動放棄攻擊。

  間諜特工的裝備

  獲取情報的利器

  在電影《珍珠港》中,一台裝在手提箱裡的間諜相機拍下了當時美軍停泊在港口的戰艦情況,這些情報後來直接服務於日軍對珍珠港的空襲。

  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間諜特工配備的往往是最為精良的情報裝備。間諜相機,就是其中之一。

  1927年,安仕高公司發明了一款使用膠片的迷你相機。隨後,各種各樣的間諜相機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蘇聯的捷尼特F-21相機。這種相機在其外殼關閉之後,依然可以從側面拍攝照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